•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專題 > 專題新聞 > 正文

    我國竭力破除農村交通“最后一公里”瓶頸

    來源:新華社 2018-01-04 08:52 http://www.vistrails.com/
    [摘要]在成績面前,偏遠極貧之地路難通、車難行的現狀仍不容忽視,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得不補齊的短板。同時,如何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這些“毛細血管”,也需要持之以恒攻堅克難。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 題:抬腳踏上水泥路,出門坐上公交車——我國竭力破除農村交通“最后一公里”瓶頸

      當高速鐵路、高速公路不斷見證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時,串聯城鄉的農村公路也考驗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深度。

      過去5年,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127.5萬公里,約98.3%的建制村通上了水泥路,通客車率達到96.5%以上,這意味著群眾“抬腳踏上水泥路、出門坐上公交車”的夢想正逐步成為現實。

      在成績面前,偏遠極貧之地路難通、車難行的現狀仍不容忽視,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得不補齊的短板。同時,如何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這些“毛細血管”,也需要持之以恒攻堅克難。

    我國竭力破除農村交通“最后一公里”瓶頸

    我國竭力破除農村交通“最后一公里”瓶頸

      路是農村的命脈,路通了,農村才能振興

     ?。玻埃保纺曛醒虢洕ぷ鲿h上,“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成為未來一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交通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領域,也是脫貧的先決條件。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說了幾十年的話,在廣大農村地區依然應驗。在吉林省公主嶺市雙龍鎮,78歲的興林中心村黨委書記曹發喜歡開著車在村里的水泥路上轉悠。10多年來,他帶領村民修了42公里路,實現了戶戶通。

      “路是農村的命脈,路通了,農村才能振興。”曹發回憶,10多年前,路不好村里什么產業也做不起來,只能在貧困中打轉。如今,平均每7戶就有一臺機動車。

      “農村公路越修越好,我們當地人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寬。”陜西省大荔縣范家鎮鎮長秦武杰說,以前小輪車換蹦蹦車,倒三四次才能把魚交到商販手里,死魚率高,賣不上價?,F在村里路修好了,一些“洋水產”也在黃河邊的池塘里安了家。

      貴州省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地形復雜,路一直是農村發展最突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如今,“貴州到,汽車跳”的現象正逐漸改變。

      “我們村由于地勢偏遠從來都是靠山吃山,你看,現在我們就靠這條路致富了。”貴州省荔波縣拉岜村村主任覃樹友站在“果園公路”邊說,路的建成解決了水果銷售運輸難題,外地客商可以直接開著大卡車到村里收購,減少了重復上下車和倒運的環節。

      修成一條公路、帶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百姓。近5年貴州先后啟動實施了“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計劃、農村公路建設3年會戰、農村“組組通”公路3年大決戰,累計投資883億元,建設農村公路10.9萬公里。

      “以前車進不來、糧賣不出去,咋能不窮?又哪敢想致富?如今村路通到了家門口,我們再不為賣糧難、出行難犯愁了!”吉林省通榆縣新興鎮東興村的蘭淑芬大娘坐在熱乎乎的炕上,說出了因交通改善而受益的千萬百姓的心聲。

      出門就有班車坐,農村版“滴滴出行”想到哪兒就到哪兒

      農村公路通了,但因為客運經營成本高、效益低,常常出現班車進不去、司機不愿跑的現象。同時也滋生了正規客車少、黑車到處轉的安全隱患。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盡管2015年底就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群眾告別了肩挑背馱,但出行依舊不便。雷山縣客運站站長王貴說,由于山高坡陡、村寨分散,導致客運班線分布不均,出現了“高峰人找車、平時車找人”等問題。

      針對這一痛點,當地研發“通村村”智慧交通平臺,提供電話咨詢、汽車購票、公交查詢、班車呼叫、出租車、包車等一系列服務。“這是一款農村版的‘滴滴出行’,利用大數據,實現人車信息匹配。”負責運維的貴州智通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永安表示,有路是硬件,還得有軟件,不然就是美中不足的事兒。

      為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多縣區開始探索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改革。通過專項補貼等手段,讓農村群眾享受到和城市公交一樣的公共交通惠民服務。交通運輸部提出要創新農村客運運營組織模式,到2020年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達到100%。在吉林,建制村都實現通客車外,屯屯通客車率也達到85.5%。

      “公交通了,我們可以直接把菜運到城區,一斤最少多賺0.1元,一年下來也有好幾千元。”湖北省十堰市鄖縣柳陂鎮吳家溝村種菜大戶肖波說,以往到市區都是坐班車、摩托、黑“面的”,價格貴不說,菜也經常被壓價;新開的公交不僅舒適安全,價格也降了一多半。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今年是當地交通建設史上農村公路投資額最大、建設里程最多的一年。全區新增通客車建制村(連隊)132個,通車率97.7%,達到10601個。阜康市滋泥泉子鎮街西村村民周天芹說,如今,出門就有班車坐,想到哪兒就到哪兒,外出非常方便。

      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個鄉村因交通而掉隊

      道路改變命運,未來從腳下開始。日前舉行的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提出:“最后一公里”將在2020年全部打通。其中,2018年將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5000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5000個。尤其以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等“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

      “交通扶貧脫貧攻堅不斷深化,極大改善了貧困地區路網結構,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難’問題,支撐了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改變了貧困地區整體發展面貌。”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說。

      不過,受制于地理條件及經濟發展水平,西南地區諸省的交通普遍落后于中東部地區。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指出,根據木桶原理,如果區域內各方的“短板”不盡量補齊,各方優勢和綜合交通的效益也難以發揮。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特殊的地質地貌決定了農村公路建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貴州省公路局局長張胤說,修路不會止步,下一步將投資388億元,修建9.7萬公里通組路,2019年底將實現30戶以上村民組“組組通”硬化路。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王秉清表示,將進一步推進農村公路“組組通”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公路建設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助力產業扶貧上臺階、黔貨出山見成效、美麗鄉村上檔次。

      “有一位老鄉還未走出泥濘,交通人就不能安之若素!扶貧攻堅,就是要把有限的資源瞄準最貧困的鄉村、最困難的群體、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實行‘精準滴灌’。”吉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振才說,2018年,將建設貧困地區通屯硬化路3000公里,基本達成“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

      新華社記者向定杰、劉碩、張斌

    原標題:抬腳踏上水泥路,出門坐上公交車——我國竭力破除農村交通“最后一公里”瓶頸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特朗普稱將禁止伊朗石油買家與美國做生意
  • 加拿大總理說下周赴美同特朗普會晤
  • 美國多地爆發集會抗議特朗普政府多項政策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說的 短時間內失血量超過總血量20%會導致休克 超37萬人次!假期首日南平客流增長明顯 5月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9億人 北京今天以晴為主 陣風6級左右 五一假期 因雷雨、沙塵等天氣 這些機場航班運行可 中央氣象臺:江南南部華南北部降水顯著偏 逛博物館、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