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央視2023兔年春晚正式發布完整節目單。兔年春晚以“欣欣向榮的新時代中國,日新月異的更美好生活”為主題,40個節目薈萃歌舞、戲曲、相聲、小品、武術、雜技、少兒等多種類型,整臺晚會風格清新,節奏明快,將在除夕夜為全球華人送上一份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欣賞性的文化大餐。
歌舞類節目自帶“氣氛組”
兔年春晚舞美設計主打“滿庭芳”理念,演播廳頂部的藝術裝置由四瓣花結構演化重構而成。從開場歌舞《花開種花家》,到從自然萬物、天地四時中追尋中國傳統色彩的創意節目《滿庭芳·國色》,還有歌曲《花開忘憂》、樂曲聯奏《一帶繁花一路歌》……整臺晚會主要圍繞“花”元素組織編排。
歌舞類節目展現質樸真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由大張偉和張若昀演唱的《開飯!開FUN!》作為開場歌舞后的第一首歌曲,自帶熱鬧過大年的氛圍感?!逗眠\全都來》《新春蹦蹦》等歌曲年味十足,喜氣洋洋;《你好,陌生人》《早安,陽光》《小哥》暖心勵志,傳遞社會的溫情暖流;《綠水青山》《家園》《我的家鄉》清新雋永;《遠征》《未來我來》《青春向太陽》高亢悠揚,充滿力量;《一帶繁花一路歌》以國際化的元素,展現文明交流互鑒帶給各國人民的喜悅與歡欣。
春晚舞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融入時代表達,戲曲節目《華彩梨園》廣邀戲曲名家、80后和90后青年戲曲演員以及少兒戲曲愛好者同臺獻技。以世界級非遺“南音”為底色的歌舞《百鳥歸巢》讓流行音樂與文化遺產邂逅碰撞,舞蹈《錦繡》從國之重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中汲取靈感,依托千年織錦的瑰麗,舞出中華文明的風采。
語言類節目首現脫口秀
今年春晚共6個語言類節目,數量較往年大幅減少,形式上卻帶來明顯突破和創新。脫口秀首次登上春晚舞臺,圓桌脫口秀《給我一分鐘》由知名脫口秀廠牌笑果文化的四位演員表演,何廣智和徐志勝這對人氣選手也成為目前語言類節目最受關注的新人。
小品節目中,“沈馬組合”再上春晚帶來的小品《坑》,是最受觀眾期待的小品。其他小品節目則采用了喜劇演員混搭影視演員的方式,同屬開心麻花團隊的黃才倫、黃楊與孫濤合作,搭檔演員秦嵐帶來小品《上熱搜了》;喜劇演員王寧則與王寶強、楊紫合作;從喜劇節目《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馬旭東,與喜劇演員呂騰飛、李紅佳,搭檔演員于震、孫茜、白宇帆和張佳寧。從網絡熱播的喜劇類綜藝《脫口秀大會》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嶄露頭角的喜劇演員,成為春晚的新鮮血液,春晚也正以更包容的姿態擁抱著互聯網新生事物。
語言類節目中僅剩的相聲由人氣頗高的岳云鵬、孫越帶來,他們對表演形式進行了革新,將與魔術師簡綸廷合作完成。
融合創新節目備受期待
近兩年,融合創新節目常成為春晚的點睛之筆。春晚發布節目單后,一些創意節目就收獲了不少觀眾期待。
由一眾知名電影人打造的微電影《我和我的春晚》聚焦普通人春晚故事,也是春晚創辦以來首次牽手電影藝術。作品創意靈感取材于春晚節目組多年來收到的無數觀眾來信,節目以敘事藝術和光影魅力講述一名普通觀眾圓夢春晚的故事。影片邀請黃渤、吳京、馬思純、范偉、沈騰、馬麗、王寶強、春夏、方青卓、潘斌龍、白宇、榮梓杉、金長勇、白恩等聯袂出演,通過影像傳遞春晚40年來陪伴廣大觀眾一起成長的珍貴記憶。
創意節目《當“神獸”遇見神獸》,利用VR三維繪制等新技術,讓上古神獸“走出”文獻古籍,和當代的孩子們奇妙相遇。由年輕人構成的視覺設計團隊以《抱樸子》《史記》等中國古代典籍中的記載和故宮等古代建筑元素遺存為原型,創造出白澤、麒麟、貔貅等上古神獸形象,與同樣活潑靈動的孩子們共同詮釋無窮想象力。
武術和雜技節目也有不少看點。由中國雜技團帶來的《勇往直前》將表演高難度騎單車,讓人眼花繚亂的平衡力挑戰結合新的空間定格技術,全新的影像表達將帶來極致視聽感受。武術節目《演武》描繪了清朝道光八年少林寺武僧演武的場景,由動作演員趙文卓與來自少林寺的武僧實戰對練。節目穿插采用了《少林寺》主題曲片段,在飄逸的拳腳動作下,古畫《武僧演武圖》“活”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武術交融,呈現出別樣的古樸之美。(記者 李夏至)
更多信息:
1月21日晚8點,《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將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國防軍事頻道、少兒頻道、音樂頻道、農業農村頻道、4K/8K超高清頻道等電視頻道,中國之聲、音樂之聲、經典音樂廣播、文藝之聲、大灣區之聲、臺海之聲、中國鄉村之聲、華語環球廣播、南海之聲、中國交通廣播等廣播頻率,央視頻、央視新聞、云聽、央視網、央廣網、國際在線等新媒體平臺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