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四集“肴變萬千”將于今天21:07登陸浙江衛視,劇集播出過半,對食材的挖掘也愈加深入。從食材本身的發展歷史,到食材烹飪器具的迭代,再到食材各異的處理方式,《風味人間》將自然的饋贈與人類的智慧緊密結合。即將在第四集出場的江蘇大廚陳春松與法國大廚艾瑞克·弗萊松,就將為觀眾帶來由“變”衍生的奇妙滋味,當將食材作為容器,配料置于其內,密封過程中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甚至已經有網友評論“五分鐘內,我要預告里做八寶葫蘆鴨那家店的全部信息!”。
《風味人間》多“臭”齊聚重口上線 大廚親自操刀堪比“外科醫生”
1.揚州八寶葫蘆鴨
2.法國布雷斯膀胱雞
3.番茄汁焗鯧魚
據統計,網友討論《風味人間》時出現的最高頻詞匯是“真香”,而第四集“肴變萬千”卻恰好反其道而行,將“嗜臭”從國內進行到了國外。這樣的選題下怎么能少的了“大名鼎鼎”的臭豆腐,而節目組為了充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將臭豆腐的制作過程一一展示。將莧菜梗切段放在瓦甏中,腌制半個月,發酵好的霉莧菜梗湯汁便味道刺鼻,豆腐只需加進去密封一夜,再經歷油炸,就會立即變身為讓很多人愛不釋手的擁有“臭氣”的豆腐。而在國外,鯡魚罐頭是人們餐桌上的???,在食用前因為它的特殊味道,要在門上粘貼告示以提醒鄰居,甚至在食用過程中有些人會選擇在鼻子上夾夾子。
關于美食,國內外的相似從不止是一處,就連大廚處理食材的手法都異曲同工。像揚州八寶葫蘆鴨的剔骨留皮,加入食材后收口縫合;巴黎的布雷斯膀胱雞,將整只雞塞入豬膀胱,用線封口淋油蒸制,最后按照雞的骨骼構造切取裝盤。每一位廚師都對每一種食材的身體結構了然于胸,下刀便都像“外科醫生”一樣精準。
《風味人間》成熱搜???第四集“肴變萬千”盡展滋味異同
4.可愛的法國大廚
5.精細的刀工教學
6.制作敲肉羹的縉云人
《風味人間》已經連續兩周在播出當晚登上微博熱搜,“風味人間看餓了”與“晚上看風味人間”是觀眾對于該片最直白也最深切的感受。其實,個人的口味不盡相同,生活環境也千差萬別,但主創團隊卻能在諸多不同中,找到并展示出打動觀眾的共同點,其背后大量的調研和實地取材可想而知。
關于第四集“肴變萬千”,總導演陳曉卿曾劇透,“這一集我們將視角集中在中式菜肴的‘變’字上。這個字里,包含了人們對自然和生命的認知,寄托著審美,也折射出中國人‘以食會友’的哲學”。從另一個角度看,“菜”指食材外形的不完全變化,“肴”則可以理解為食材的“面目全非”,即烹調過程中不保留其外形,僅保留其風味,而廚師們正是“菜”與“肴”之間的擺渡人。
今天21點07分,浙江衛視攜手騰訊視頻邀您收看《風味人間》,“烹飪的起點在哪里,終點又在何處?不同的民族有著自己的答案”,而你的答案又是什么?相約今晚,和家人一起共享一場美食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