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廈門市委市政府部署,計劃到2020年,廈門市將力爭陸續建成軌道1、2、3、4號線,長約137公里,形成軌道交通主干網。目前1號線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2號線過海段開工。昨日,市長裴金佳調研軌道建設和交通改善工作。
裴金佳一行現場察看了軌道交通1號線蓮花路口站工程建設情況。裴金佳說,軌道交通建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將極大地改善市民的交通出行,同時也是實施島內外一體化的重要舉措和平臺,將對廈門投資環境產生重大影響,要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快馬加鞭,快速推進。
裴金佳指出,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也是對廈門干部素質和市民群眾文明程度的考驗,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要通過宣傳取得全市干部、廣大市民群眾和駕駛員的理解和支持。要抽調選派最優秀的干部到建設一線,敢于擔當,積極作為,鼓足精氣神,依法依規全力做好征地拆遷工作,積極妥善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共同建設屬于我們自己的地鐵。
如今,高峰期堵車和停車難問題在廈門越來越凸顯,目前島內停車設施供給缺口較大,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停車設施供給缺口將進一步加大。裴金佳現場察看了仙岳路武警支隊匝道和金泰路匝道堵點,聽取了交通改善工作的匯報。
裴金佳說,交通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做好頂層設計,學習世界最先進的管理方法加以解決。要加大力度建設停車場、天橋,增加停車樓、大型交通換乘樞紐等配套工程。交通線路設計和管理要更加科學,重要時段和路段,交警要及時上路,進一步嚴格執法,用更加簡便、快捷的方法處理交通事故。要研究道路和小區停車的收費標準,用經濟杠桿提高資源配置效用。要全面考慮公共交通的停車、維保等問題,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識,鼓勵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出行。
市領導康濤、陳津、黃強,市長助理林銳等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