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正式開幕
代市長莊稼漢作政府工作報告
今天上午,廈門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正式開幕,廈門市人民政府代市長莊稼漢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開幕大會由廈門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陳家東主持,會議總結了2016年的工作,制定了2017年的目標任務,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情況,提出未來五年的工作思路和總體要求。
會上,代市長莊稼漢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福建、廈門工作的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力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較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16年預計地方生產總值3737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2170億元,增長15%;財政總收入1083.3億元,增長8.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647.9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7%。
莊稼漢表示,過去的一年里,廈門市產業轉型加快,新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81家,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被確立為國家四大國際航運中心之一;深化改革取得實效,累計為企業減負近200億元,新增各類商事主體9.7萬戶,增長23.6%;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新批境外投資55.4億美元,其中對“海絲”沿線國家投資增長1.3倍;城市發展水平提升,建成綜合管廊33.8公里、海綿城市10.5平方公里,空氣質量優良率98.9%,獲批國家藍色海灣整治行動試點市,成為國家生態市;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分級診療“廈門模式”推向全國,家庭醫生簽約率22.7%;完成公務用車改革,三公經費支出減少8.2%。
過去五年里,廈門市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2%,平板顯示、金融服務、旅游會展、航運物流、軟件信息5條產業鏈產值均突破千億,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00家;中心城市作用增強,完成22個廈漳泉龍區域同城化項目,空港開通國內外航線212條,躋身全球百強機場;改革開放縱深推進,自貿試驗區33項改革為全國首創,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百強城市第五位;對臺交流更加緊密,實際利用臺資17.8億美元;生態文明深化建設,獲評國家森林城市、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空氣質量穩居全國前列;民生福祉持續增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和10%,增加就業92萬人,大病醫保實現城鄉全覆蓋。
莊稼漢表示,今后五年廈門將以推進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以加快跨島發展為抓手,以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為保障,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率先全國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和人類發展指數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7年是廈門的“金磚年”,莊稼漢指出,廈門要以最高效率、最實作風、最好效果做好會晤服務保障,決不辜負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信任與重托,并在提升景觀環境、提升城市文明和提升國際化水平行做好工作。
據介紹,廈門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會期四天半,1月10日上午開幕、14日上午閉幕。大會議程包括:聽取和審議市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和批準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市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批準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2017年市本級預算;聽取和審議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選舉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委員,市政府市長、副市長,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決定市十五屆人大法制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城市建設環境資源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和僑務外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