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福建自貿試驗區第四批創新成果,涉及海關、檢驗檢疫、國稅等多項便利措施。這些成果包括:廈門片區的保稅料件交易、進出境郵件“移動式”通關模式、區域外飛機維修一體化監管、“手機領票”服務;平潭片區的臺車入閩一體化快速通關模式、與臺灣聯合主辦培訓、發放領騎證;福州片區的臺胞權益保障中心法官工作室。
【鏈接】
廈門片區創新成果
1、保稅料件交易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加工貿易企業,將本企業剩余的進口保稅料件運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交易后,在海關實際監管下,交付給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企業。
在保稅料件交易制度實施前,加工貿易企業若要將閑置的保稅料件轉讓給其他加工貿易企業,只能征稅后轉讓或通過“香港一日游”的方式實現保稅狀態下的交易,采用保稅料件交易方式,企業就可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保稅狀態下的交易,可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2、進出境郵件“移動式”通關模式
收件人通過該平臺可隨時隨地辦理郵件的通關手續,省去到監管現場辦理通關手續的時間和交通費用。同時,收件人可即時了解郵件的通關狀態,需繳納稅款的,收件人還可自主選擇銀聯、支付寶等大眾化的支付平臺實現網上繳稅。對諸多“海淘”用戶來說實現足不出戶即可辦結相關手續。
3、區域外飛機維修一體化監管
海關對飛機維修企業承攬境內外民用航空器及其零附件維修的服務業務進行的一體化監管。海關整合了飛機維修涉及的“維修物品”、“暫時進出口”、“保稅倉庫貨物”的監管流程,實施“一次備案、集中擔保、集中報關”的一體化管理模式,便利了企業辦理維修飛機的通關手續,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
4、“手機領票”服務
廈門市國稅局通過流程優化,實現線上和線下服務相結合,在全國首個將稅控發票領用從實體辦稅服務廳搬到“網上”再到“掌上”,實現發票申領全流程“網上走”。
現在廈門片區內的企業領購發票,不再需要帶著稅控專用設備跑辦稅服務廳,只要點開“廈門國稅”App或微信服務號,選擇“發票申領”,24小時內廈門EMS就能包郵送上門,同時自貿試驗區納稅人使用這項服務,不需要額外支付費用,真正實現了用票零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