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在美化,文化在提升,社區功能在恢復,人文氣息在回歸……歷時一年半,鼓浪嶼整治提升取得明顯成效。上月,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進一步舉全市之力提升鼓浪嶼。鼓浪嶼正在“美麗廈門戰略規劃”中,發揮著“品質之美”的導向作用。
5月7日至8日,市委宣傳部組織中央、省駐廈主要新聞單位和本市新聞媒體,深入鼓浪嶼,開展“聚焦鼓浪嶼”主題采訪活動。兩天的采訪下來,媒體團的記者們紛紛為鼓浪嶼整治提升“點贊”,同時也期待整治提升工作持續推進,讓鼓浪嶼這張名片更加閃亮。今日起,本報將推出系列報道,聚集鼓浪嶼整治提升帶來的改變和啟示。
今年春天,以色列音樂周上演。
博物館接踵而來,琴島文化氛圍更加濃厚?!?/p>
落實美麗廈門戰略
全力提升鼓浪嶼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鼓浪嶼的囑托,配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落實“美麗廈門”戰略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做出全面推動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的決定。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親自謀劃和部署,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組于2013年11月成立;今年4月15日,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王蒙徽親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市長裴金佳任第一副組長,進一步舉全市之力提升鼓浪嶼。
昨天,在廈門生活了12年的陳晨女士,帶著女兒來到鷺江道輪渡,很快從居民通道上船。“快十年沒上鼓浪嶼!現在從輪渡過去不用擠了!”登船后的陳女士興奮地發微信。另一位在媒體工作的陳女士乘船時拍了一張近距離的鼓浪嶼“靚照”,發了朋友圈,只寫十個字——“票改后第一次上鼓浪嶼”。市民眼中的“鋼琴之島”正逐漸拾回優雅的“大家閨秀”風范。
記者 林曉云
文博氛圍
昔日領事館變身展館 故宮博物院將來落戶
近日,重游鼓浪嶼的王先生發現,位于中華路上的原荷蘭領事館已改為“大航海時代與鼓浪嶼——西洋古文獻特展館”,而且免費對外開放??吹接梦氖焚Y料和實物方式呈現出的鼓浪嶼中西航海文化交流的悠久歷史,王先生交口稱贊。據悉,原西班牙領事館的開發利用也在進行中。就在上個月,鼓浪嶼管委會將辦公樓搬出原英國領事館,因為原址將建成“鼓浪嶼歷史文化博物館”,現在已完成項目設計。
除此以外,故宮博物院鼓浪嶼外國文物館也要來了。2014年11月24日,廈門市人民政府與故宮博物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籌建該館。目前,文物館已基本完成前期手續辦理,招標工作陸續收尾,現場具備施工條件,計劃于2016年竣工,并邀請故宮博物院專家現場確認文物入駐條件。
故宮里收藏有1800多件外國文物,從書畫、漆器、陶瓷到鐘表、科技儀器等,但很多沒有展出過,在庫房“安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表示,雖然明年安家到鼓浪嶼的品類還未最終確定,但市民見到的珍寶會是1800多件里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古董鐘、懷表、八音盒等,都是明清時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都很高。
故宮博物院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是故宮博物院唯一的實體文物展覽合作項目,將在改建的救世醫院展出。單霽翔強調,外國文物和萬國建筑相結合,這符合展覽的氣質。
音樂脈絡
國際音樂周貫穿四季
“天天演”延續好傳統
鼓浪嶼的音樂脈絡也在延展。舉辦第七屆鋼琴節時,不僅有傳統的音樂會、大師班演奏,還舉辦少兒鋼琴比賽。其間,主辦方配套組織鼓浪嶼中國原創鋼琴作品大賽、“音樂去哪兒”之庭院音樂沙龍、“聽見鼓浪嶼”系列旅游文創新品發布會,樂迷林小姐豎起大拇指,“為鋼琴節注入了新元素”。
去年,鼓浪嶼管委會與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簽訂合作協議。鼓浪嶼將爭取引進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與成功舉辦多屆的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結合,力促升格成鼓浪嶼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
去年,“2014鼓浪嶼春季澳大利亞音樂周、夏季波蘭音樂周、秋季英國音樂周和冬季巴西音樂周”活動貫穿全年。今年春天,以色列音樂周上演。聽眾中不僅有廈門愛樂者,還吸引省外音校師生。
此外,“音樂天天演”和“家庭音樂會”是鼓浪嶼的音樂文化傳統,“天天演”活動共演出254場,已成鼓浪嶼音樂文化的又一亮點和品牌。鼓浪嶼合唱團、同心樂隊等本島文藝團體舉辦四季音樂會、庭院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