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全國最早最大的臺商投資區,今年以來吸引了更多臺灣客商的眼球,成為不少臺商到大陸投資創業的選擇。這一切自然與剛剛掛牌的自貿區有關系。
只是眾多臺灣客商選擇廈門海滄,很重要的一點是:擁有濃濃“臺味”的海滄區正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自貿試驗區建設,海滄區迎來了臺商投資區、行政區、保稅港區、自貿試驗區的疊加利好。
昨日,海滄保稅港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熊衍良透露,位于海滄的服務外包產業園在臺灣舉行電子商務論壇時,就吸引了大量的臺胞,“預計300人的會場最后來了500人”。
共謀 兩岸民眾共謀自貿時代
剛剛揭牌的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總面積43.78平方公里,涵蓋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海滄核心港區區域和兩岸貿易中心核心區。這兩個核心區以位于廈門海滄的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海滄核心港區區域面積為最大。
海滄一直致力于打造臺胞創業的樂園。因此,在自貿區時代來臨之前,海滄就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邀請臺商實地考察了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港區的相關項目。
不僅如此,海滄邀請眾多臺商從自身企業實際需求出發,開拓思路、腦力激蕩,為廈門自貿區建設獻計獻策,提出了大量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思路。
像廈門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高瑞華就曾針對兩岸貨物檢驗檢疫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她指出,兩岸標準不同,影響通關速度。
就此,海滄區專門協調了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單位代表在現場就臺商的建議給予積極回應。
類似的情景,其實在海滄大力推進城市建設、促進臺商投資區發展、加快建設自貿區時都會出現。海滄充分發動兩岸民眾的智慧,共同締造美麗廈門,建設活力海滄。
共建 海滄將建兩岸青年創業園
“在海滄,我們能夠感受到臺灣的味道,家的味道。”在海滄采訪過程中,一位臺胞說自己和家人很喜歡海滄,海滄給了她一種熟悉的感覺,正因為如此,她身邊很多朋友都選擇了來海滄,也看好自貿區時代的海滄。
熊衍良向導報記者透露,海滄的服務外包產業園,在不久前曾經到臺灣開的電子商務論壇,“比我們想象的熱烈得多,在臺中,預計300人的會場最后來了500人”。
不僅如此,導報記者從海滄保稅港區管委會了解到,海滄正在大力推進在服務外包產業園建設兩岸青年創業園。同時,海滄正推動設立兩岸移動互聯網(APP)聯盟,建設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打造創業平臺和創業基金,吸引臺灣青年創業和就業,成為促進對臺深度融合典范。
共享 創業樂園讓民眾更幸福
“我們希望把海滄打造成一個兩岸青年一起創業創新的樂園。”海滄區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經前期推介、洽談,已有36家臺灣方面企業意向入駐服務外包產業園,將來也將有更多臺商進入。
海滄能夠吸引這么多臺商,并被臺胞看好,不是沒有原因的。在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看來,海滄的腹地夠大,城市縱深建設規范,配套都是最先進的。他說,以海滄港來對接臺灣的高雄港、基隆港、臺中港等港口,可以直通兩岸,“距離更近、速度更快”。
同樣,謝明輝也看好進入自貿區時代的海滄。他認為,大量的資金會注入海滄,貿易額增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基礎配套設施完善了,人民的財富也會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數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