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終于不再是小漁村了。”上月初,“廈門在2020年將成為特大城市”的消息在廈門的微信朋友圈刷了屏,一個廈門本地年輕人轉發消息后如是說道。
?。佈耪?制圖)
2月28日,《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草案結束了為期一個月的批前公示階段,目前已提交到住建部,將由該部提交到國務院審批。在這份規劃里,明確提出了“2020年,廈門市常住人口規模500萬人,全市城市建設用地440平方公里”。
去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根據通知,城市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按照此標準,到2020年,廈門將步入“特大城市”行列。
大城市夢 觸動不少人的神經
“廈門是副省級城市,擁有相應的財政、人事方面的權力,成為特大城市之后,在財政、投資、人才等方面所享受的優惠還會更多。”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
“所謂的特大城市,不是我們刻意要去成為它, 而是當廈門城市發展到了500萬人口的規模時,我們界定它是特大城市,目的在于,不同等級的城市,發展的配套會不一樣,要求也不一樣。國家對很多基礎設施 有特殊要求,比如地鐵,人口達到一定規模時才允許建。”天津規劃院廈門分院院長陸引希望糾正人們長期以來的一個觀念,“特大城市不是建設的目標,而是面對 人口可能達到500萬的現實,針對現實,我們如何把城市建設好,包括在城市布局、服務、道路市政設施建設上提出新的要求。”
盡管如此,“特大城市”4個字還是觸碰到了不 少人的神經。有高中生對這座城市的未來充滿了期待:“每每聽到很多人談論他們多向往北上廣時,我都很希望有一天大家口中的大城市,包括我們的廈門。”在這 個學生的眼中,北上廣那樣的大城市,意味著更好的發展平臺,更開闊的視野。而在另一名年輕人看來,成為“特大城市”將意味著廈門成為一線城市,“聽父輩們 說起以前的老廈門就是個小漁村,雖然現在沒有這樣的感覺,但廈門也就是個二線城市,要趕上一線城市至少還需要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