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廈門:幾十家跨國公司參與產業對接
昨天,廈門市政府主辦千億產業鏈與跨國公司對接交流會,吸引幾十家跨國公司參會。
截至今年8月,共有57家全球500強企業在廈投資104個項目,投資總額66.5億美元。廈門正著力打造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機械裝備、文化創意等十大產業鏈(群)。力爭到2018年,十大產業鏈(群)全部突破千億。
海滄:超億元基因檢測實驗室將落戶
昨天,源資國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廈門海滄區投資促進局簽訂意向書,將投資1700萬美元,在海滄設立基因檢測實驗室,主要從事染色體異常疾病檢測、產前基因檢測、成人基因檢測等服務。屆時,預計最大年營收可達4000萬美元。
翔安:總投資16.6億10項目奠基開工
投洽會期間,廈門翔安區將有凱捷機器等10個項目奠基或開工,計劃總投資16.6億元,涉及先進制造業、商業服務業;總投資達19億元的18個項目也將在期間竣工投產。今年,翔安把企業總部會館、南部新城作為招商引資重點,同時鼓勵民營高科技企業根植工業園區。
【訪談】
希望服貿協議9月就通過
臺灣是“淺碟子經濟”,比如賣手機,了不起賣個2300萬部,因為總人口才2300萬。二戰后,臺灣依靠人口紅利有過快速發展,之后是從大陸獲得紅利。我有個朋友在東莞開了20年廠,工人就有3萬名,享受了多少大陸的人口紅利?大陸的產業現在也面臨轉型升級,如果想要繼續發展,就需要找到新的合作點,服務貿易就是新趨勢。
服貿簽訂了,兩岸就不會有戰爭。我希望服貿協議9月就能通過,臺灣人又可以賺全世界的錢。
廈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戴亦一:
應請臺灣教授到大陸上課
當前大陸經濟發展進入瓶頸期,企業必須要走出去,其關鍵還要靠人才,大陸高校專業設置欠妥,國際化的人才儲備不夠;臺灣高校都設置了國際企業管理系,今后廈大也將設置此類專業。
臺灣教授一般會進入世界一流大學進行學術訓練,更具國際化視野,他們年薪三四十萬,到大陸的高校上課、做講座不太會計較酬勞。很多臺灣教授都很有職業精神,物美價廉,應該請來。(海都記者 陳志堅 許茵茵 鄭薇 見習記者 陳曉東 張燕紅 實習生 蔡惜雯 通訊員 蔡江沈 熊東帆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