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
旅游進入全新高鐵時代
形成輻射近10億旅游消費群的黃金區
廈深鐵路還未通車,旅游部門已經開始謀劃美好藍圖。
省旅游局有關人士說,《2013-2015年福建高鐵旅游發展規劃》正在編制中,福建省正著力打造1-2小時、3-5小時、6-10小時的“三大高鐵旅游圈”,構建“三大高鐵黃金旅游走廊”。
這位人士表示,隨著滬杭甬、向莆、廈深高鐵的全面通車,福建與珠三角、長三角經濟區以及北京、天津等中遠程旅游市場加速融合,將形成一個輻射近10億龐大旅游消費群體的黃金旅游區,旅游產業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高鐵時代。
專家解讀
借助粵港澳都市客流打造高端濱海度假游
劉洪利(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教授)
作為一名從事了24年旅游教學研究的資深學者,劉洪利認為廈深鐵路通車將帶來兩省旅游格局的調整,并對兩省旅游產業進行重新布局。
如何應對廈深鐵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劉洪利建議,廈門可聯合周邊的沿海古城泉州、崇武、湄洲島乃至漳州東山島,集聚成東南沿海高端濱海度假人文休閑旅游圈,以此吸引更多的粵港澳自助游客。
劉洪利特別提到,廈門乃至福建不要囿于傳統的“山水游”,要跳出原先狹窄的格局,在廈深鐵路通車后,廈門當地旅游業者不僅要培養寬廣的旅游產業視野,更要發展多元的旅游特色產業鏈?!伴}粵兩省、廈深兩地,要想借廈深高鐵的通車,帶動兩地旅游業的融合,首先必須仰賴于兩地在經濟上的快捷、高效、強勢流通?!眲⒑槔f,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蓬勃與否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地區經濟指數的綜合反映。
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投資比重,劉洪利所理解的就是要加大對本地旅游業下游產業的改造和投入。相較于深圳乃至廣東借助接壤港澳的地理優勢所主打的“都市游”,并以此衍生出發達的酒店、餐飲、住宿、娛樂產業鏈,廈門以及福建在這方面上就稍顯弱勢。
他認為,隨著廈深鐵路的通車,廈門的旅游管理者和從業者能否借助深圳以及廣東發達的產業資本、多元的管理觀念、先進的服務理念來優化和完善廈門乃至福建的旅游資源配置和旅游服務水平,并借此引進粵港澳的旅游服務人才,從而做到真正的“走出去、引進來”,是廈深鐵路通車給旅游業帶來的最大看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