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政放權”路線減少公章,下放、簡化審批
其實,這只是廈門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進程中的一項改革。
記者注意到,市長劉可清針對“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調研的次日(11月13日),隨即主持召開第三十八次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的議題,同樣直接涉及政府職能轉變以及進一步簡政放權。
據悉,廈門將在歷次文件清理工作基礎上,再次進行力度空前的全面大清理。對于市政府及其辦公廳規范性文件,現行839件規范性文件中,擬保留586件,擬修改106件,擬廢止和失效147件。
不僅一些涉及政府部門審批、蓋章的,要做到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該簡化的簡化;廈門還要重點對設定行政審批以及涉及明令取消的審批事項的文件,予以廢止或修改,減少審批事項。
與其同時,對于程序復雜繁瑣、部分職責不清的審批項目的文件,將予以修改、調整,促進增速提效。
而這些,均意在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在增速提效的同時,方便市民辦事。
專家解讀
政府從“管多”轉向“管好” 專注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的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孟華,對廈門“簡政放權”的力度與速度連連叫好。
不管是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還是盡量減少一些公章、審批,孟華認為,這都說明,在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廈門正努力從“管得過多”到“管得更好”轉變,努力提高公共效率,即有所不為是為了“更有為”。
孟華認為,現在,還有一些審批流程、程序,有的拖沓、繁瑣,有的純粹是“多此一舉”,已經阻礙發展。若審批項目再減少、程序再優化、服務流程再改造,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社會資源,對于政府、企業、社會來說也是一個共贏的結果?!霸瓉?,百姓辦事,為了蓋個章,跑來跑去,心生怨氣,自然對政府一些效率低下的現象心生不滿?!?/P>
此外,孟華認為,這不僅可以方便百姓,還可以降低創新創業的成本,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減少腐敗的機會,進一步釋放市場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