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廈門科技壹號衛星送入太空;一年后的今天,衛星“天眼”已對我市農作物種植信息開展基于地塊尺度的精準提取、分類,實現周期性監測,還將服務城市海洋經濟、自然資源、氣象、應急管理等多領域,我市在“空天地海”一體化的新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廈門未來產業也如同衛星般快速上升。我市加快實施未來產業培育工程,引導推動創新資源向深??仗扉_發、第三代半導體、氫能與儲能、基因與生物技術、未來網絡、前沿戰略材料等未來產業集聚。
最近召開的全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再次強調,要力促未來產業發展,加快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打造新的增長引擎。當前,我市擁有未來產業骨干企業176家,正聚焦未來賽道,突出創新策源,蓄積發展新動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搶占產業發展未來制高點。
“氫”啟未來 提升源頭創新能力
2023年廈門市科技創新大會期間,嘉庚創新實驗室宣布,在堿性制氫技術路線上取得重大突破,1000標方堿性制氫裝備正式發布。這一制氫電解槽來自嘉庚創新實驗室孵化的華商廈庚氫能技術有限公司,一時間成為氫能領域明星。
日前,記者探訪華商廈庚的電極加工車間,以及電化學、流體動力學、高分子材料等實驗室,感受著制氫技術前沿的脈動。
“我們相比傳統電解槽效率提高了10%到15%,平均生產每標方氫氣耗電3.75度,達到了國內外行業領先。”嘉庚創新實驗室技術總監、華商廈庚負責人高小平博士“揭秘”,效率領先的背后,是全由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高效多元復合結構電極、新電堆結構、納米復合隔膜等關鍵部件的技術領先。
時隔不久,嘉庚創新實驗室再次實現制氫技術領域的一大突破,緊接著發布高性能兆瓦級PEM制氫裝備新產品。
向“終極能源”問新出路,于產業風口眺望未來。這些氫能領域中代表我市未來產業培育的成果,源于嘉庚創新實驗室和氫能儲能產業的創新耦合。
“打造未來產業發展的技術策源地,是形成區域未來產業比較優勢的關鍵。”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廈門,一批包括嘉庚創新實驗室、翔安創新實驗室、福建省海洋創新實驗室、廈門大學動物及生物安全三級(P3)實驗室在內的創新平臺,正在為未來產業的創新策源提供引擎。
以廈門科學城為核心,我市不斷完善未來產業育成功能??茖W城I號孵化器、中關村大學科技園聯盟成果轉化基地等創新創業賦能平臺加快建設;全市首個未來產業園(先進制造園)、首個“創新飛地”——廈門科學城(北京)創新成果培育基地揭牌……我市初步構建起“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器+專業園區+創新飛地”未來產業孵化培育體系。
協同創新 培育未來產業集群
廈門光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莆股份”)的自動化無塵凈化車間里,三十多臺設備不間斷運作,一條條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高速運轉。
十幾名戴著口罩、身穿連體防靜電服的工作人員正在機器設備前進行封裝工序的自動化作業。“不同尺寸的晶圓,根據不同產品的需求被封裝成不同形態的傳感器件。眼前這個用于掃地機器人的液位傳感器件,2023年出貨量超過2022年一倍以上。”工程部經理張曉猛在這個行業深耕多年,他直觀地感受到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應用,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
以半導體光傳感技術為核心,光莆股份不斷拓展半導體光在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的應用邊界,涵蓋市民生活中手機、汽車、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方面。從主攻“半導體照明”到升級為“半導體光應用”,實現全球最大規模的LED芯片產業化——光莆股份是我市許多LED龍頭企業加速向第三代半導體轉型升級的一個典型。
通過積極布局,我市已成為國內具有較為完整產業鏈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特色集聚區之一。第三代半導體則是觀察我市未來產業集群集聚形態的一個窗口。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研發、技術、產業、人才等各鏈環相互支撐,才能持續優化創新生態。”中國科學院院士、嘉庚創新實驗室主任鄭南峰說,全市包括嘉庚創新實驗室,都在做這樣的努力,以產業需求為切入口,發力全鏈條創新,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市已累計引進廈門國創中心先進電驅動技術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華為等30家國字號科研機構和頭部企業研究院項目,招引產業化項目149項、64家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初步構建起未來產業創新體集群。
廈門科學城已迎來廈門市創新生物醫藥研究院、廈門數字工業計算中心、低密度微球及復合材料研究院、中關村硬創空間中試檢測服務平臺等50多個項目落地。
向新求變,廈門正加速奔赴產業未來。眼下,聚焦未來產業領域,我市策劃建設一批前沿研發平臺、技術創新平臺、創新聯合體,加快推動未來產業領域關鍵技術聯合攻關;落地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推動創新資源向未來產業集聚,健全“源頭開發-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育”的產業全鏈條創新體系。
(廈門日報記者 吳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