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郭華生接聽我市12345政務熱線電話,專題解讀廈門市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相關熱點。
據介紹,經濟普查每五年進行一次,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組成三大周期性全國普查項目。今年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簡稱“五經普”,將首次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
此次經濟普查的時間節點如何安排?郭華生表示,“五經普”的普查標準時點是202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23年年度資料,整個普查工作時間跨度為3年,2023年為準備階段;2024年是正式實施階段,主要工作是普查登記、數據審核驗收、數據質量抽查、數據匯總評估與發布,其中,2024年1月-4月是普查登記階段,屆時,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將配置手持電子終端設備,身著統一形象標識的馬甲、背包等開展普查登記工作。2025年普查工作將進入總結與資料開發階段。
郭華生介紹,本次“五經普”,我市共劃分普查區555個、普查小區2911個,標繪建筑物117376個,選聘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4900余人。目前,我市各項籌備、清查、培訓工作按序時推進——已完成清查數據審核驗收并在全省統一組織下全面完成清查數據審核改錯工作,同時,啟動了經濟普查宣傳月,為開展普查正式登記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普查對象如何支持與配合普查?郭華生表示,普查工作人員和普查對象應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規定,按時、如實填報普查表。經濟普查對象要按時、如實地提供普查數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虛報、瞞報、拒報、遲報,不得偽造、篡改普查數據。各級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將嚴格遵守普查法紀,嚴格履行保密義務。普查取得的單位資料,將嚴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除作為統計執法依據外,不作為任何單位對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
(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楊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