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離不開“一盤棋”統籌,更需要下足“繡花功”。昨日,市執法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深化“大城管”機制,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有關情況。
今年來,市執法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從優化機制、健全標準、科技賦能、考評監督等多方面入手,推動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今年,市執法局多項工作經驗在全國城市管理工作相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規范擺攤設點經營活動的經驗被住建部、省住建廳推廣……一系列榮譽,印證“大城管”機制下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創新成效。
關鍵詞 科學化
持續優化機制強化統籌協調作用
建章立制,高位統籌謀劃。今年來,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優化完善“大城管”機制工作方案》,部署17項重點任務,強化“大城管”體系,鞏固“一委一辦一平臺兩中心”工作機制。
部門攜手,凝聚更強管理合力——抽調相關部門人員到市城管辦集中辦公,市執法局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市智慧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建設。各部門人員依托“日碰頭、周例會、月講評”模式,協調各類城市管理問題,常態落實重大活動市容保障、重點事項快速協調、專項問題聯合整治等工作。
今年來,市執法局先后召開動員部署會、協調會、調度會等30余次,協調解決跨部門交叉、職責不清、“三不管”等問題10余件,高位統籌協調能力明顯提升,深化“大城管”機制改革創新案例通過市委深改辦評審。
關鍵詞 精細化
突出細管精治 著力完善規范標準
如何細管精治?更細致更規范的管理標準至關重要。
“在總結實際經驗后,我們對《廈門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廈門市城市管理指揮手冊》進行修訂,將新版戶外廣告設施設置、施工揚塵防治、人防工程維護管理規范、清掃保潔及綠地養護等標準納入其中,推動城市管理問題處置更加精細、高效。”市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管理為例,今年來,市執法局進一步出臺2023年戶外廣告設施、戶外招牌設置總體規劃及設置導則等,牽頭召開閩西南片區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管理工作交流會,形成區域戶外廣告管理共識,為精細化管理提供操作指南。
與此同時,市執法局持續在依法行政、規范執法上下功夫,全面修訂城管執法領域59部法律法規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和適用規則,細化權責清單643項,自由裁量權1900余項,有力保障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其中,包容審慎監管執法獲評市第二屆依法治理十佳典型示范案例。
關鍵詞 智能化
堅持科技賦能 大力提升智管水平
科技力量,為智能化管理賦能。市執法局創新指揮模式,依托城市管理運管服平臺,高效調度城市管理各方力量。
“特別是在防抗超強臺風‘杜蘇芮’期間,我們通過指揮平臺精準調度、手持終端可視化指揮、城市網格App下達指令,快速協調處置各項問題,守護和諧有序的城市環境。”指揮平臺工作人員表示。
除了完善調度模式,市執法局還完成了市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二期建設。“我們對全市建成區281萬余件部件進行全面普查,編制形成廈門城市部件圖集,實現45個內外部系統對接。”其負責人介紹。
目前,二期系統已對接公共安全平臺、12345熱線等,匯聚資源規劃、住房等五大類22個市級數據8000多萬條,延伸379個社區和147個村,橫向協同662個處置部門,基本形成城市管理“一張圖”“一張表”,平臺建設成果獲住建部專家肯定。
數據
考評監督出實效
問題整改落實有力
市執法局率先探索文明創建和精細化管理考評融合,將134個城市綜合管理考評指標和227個文明測評融合形成315個考評指標,以更高、更嚴格的標準規范城市管理和文明創建工作。今年截至11月底,市執法局已開展10輪次融合考評,檢查1861個考評點位,通報協調解決22050個問題,倒逼責任單位整改落實。
信用執法獲好評
柔性監管溫暖民心
市執法局在廣告審批領域建立信用報告和個人信用分查詢機制、行政處罰相對人信用修復機制,截至11月底已為40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工作,企業滿意度顯著增強;構建“個人信用分+流浪寵物領養”機制,在廈門城市個人信用白鷺分平臺上線“犬只領養”服務,幫助信用分680分以上的信用良好市民成功領養犬只,促進市民文明規范養犬。
(廈門日報記者 許曉婷 通訊員 何彥清 陳夢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