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孤注一擲》、電視劇《反詐一線》等影視作品的火爆,讓更多人關注到電信詐騙背后真實的人和事。
前不久,廈門警方為市民緊急阻攔差點被詐騙的150余萬元,不少市民為公安點贊的同時,也紛紛留言,想了解民警反詐騙背后的故事。
民警是如何“預知”市民正在被騙的?又是如何打擊詐騙分子的?近日,記者走進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下稱:市反詐中心),揭秘公安反詐騙工作中鮮為人知的故事。
市反詐中心有個“反詐天團”,按照反詐任務分成5個行動組:勸阻、止付、技術、治理、打擊,環環相扣。
勸阻
數十萬條預警信息支撐 在詐騙發生前勸阻
剛剛接到詐騙電話,公安民警96110的勸阻電話也隨即而來。許多人好奇,民警是咋知道的?
“這便是反詐騙的第一關,利用大數據等各種手段,撒下天羅地網,重點識別,早發現、早勸阻,在詐騙發生前及時止損。”反詐騙工作處一級警長楊志霞說,接警勸阻中心每天會接到數十萬條的預警信息,有的信息來自互聯網,有的來自通信渠道。
楊志霞是接警勸阻大廳的調度民警,負責案件研判、聯系調度等。幾天前,她和同事接到一條“冒充公檢法查案”的預警。在電信詐騙中,這類詐騙的勸阻難度很大,因為詐騙分子常要求受害者到無人的地方接聽電話。
楊志霞通過96110,撥打多個勸阻電話過去,始終沒人接。“當機立斷,我們迅速通知派出所,民警火速趕到受害者的住處、公司,甚至找到親屬,都聯系不到當事人。最后,中心緊急調度技術科進行研判,鎖定了受害者住處附近的酒店。民警破門而入時,這位受害者正在轉賬。在民警的及時勸阻下,受害者才沒有把錢轉出。”
在反詐中心4年多,“我不可能被騙的”“好了,你說的我都已經知道了”是楊志霞最常聽到的話,很多正在受騙的群眾不聽勸,給反詐勸阻帶來壓力。不過,讓楊志霞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年咨詢騙術的電話增加了。今年來,反詐中心日均接警230起,其中咨詢電話92通,同比增加74%。“說明大家的反詐意識提高了,這是全民參與反詐的好趨勢。”
止付
與時間賽跑 把受騙本金凍結在卡內
如果詐騙已經發生,錢已轉了,這就輪到“反詐天團”的止付小組出場。
刑偵支隊輔警李學雪,是接警勸阻大廳的止付專員。她的任務是,接到受害者報警后,通過受害者提供的轉賬時間、事主卡號、嫌疑卡號等信息,第一時間把受騙本金凍結在卡內。
“這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作,成功止付的關鍵是要快!”如果遇到報警時報錯卡號,民警就需要根據身份信息查銀行卡,再查流水,會加大止付難度。李學雪說:“受騙群眾及時說清詐騙類型、轉賬的銀行卡賬號、轉賬流程、受騙金額,才有利于我們快速止付挽損。”
在反詐中心工作兩年多,李學雪止付的最大一筆資金達100多萬元。當時,潛在受害者正在外地旅游,后臺顯示她已經與詐騙分子通了近1小時電話。“我們打了60多通電話、發了20多條短信,她都沒有回應,我們派民警到現場也找不到人。中心當機立斷,要求進行止付。我追查到她名下有5張卡,卡內有100多萬元,我們迅速將受害者的卡凍結,避免卡內金額被詐騙分子騙走。”
技術
通過大數據技術 研制潛在受害者發現模型
一些市民誤以為詐騙分子能直接侵入受害者的手機轉款,或是盜取親朋好友的賬號,用AI換臉實施詐騙。刑偵支隊技術處電子物證檢驗室三級警長林晨說,事實上,詐騙分子都是引導受害者自行操作轉賬,獲取驗證碼,才能騙取、轉移受害者資金。
林晨表示:“最重要的一關,還是要靠市民自己把好。”簡單說,就是不輕易把驗證碼告訴別人,不輕易共享屏幕,遇到需要填寫驗證碼轉賬的要再三核實。
林晨負責技術反詐,他和同事通過大數據,研制了一個潛在受害者發現模型,用于分析容易受騙人群,向勸阻中心發出預警。同時,對詐騙分子進行技術反制,比如一些已經發案的鏈接、市民舉報的疑似詐騙鏈接,甄別之后進行封閉,避免其他人受騙。
治理
開展“斷卡行動” 掐準詐騙分子命門
電話卡、銀行卡,是詐騙的“必用工具”。公安部門開展的“斷卡行動”,打擊兩卡非法買賣,就是要掐準詐騙分子的命門。刑偵支隊六大隊二中隊三級警長黃偉林與同事在做的工作,就是和銀行、通信運營商等第三方合作,開展全社會反詐。
一些人貪圖小便宜,將自己的信息和銀行卡、電話卡賣給別人,結果淪為騙子的詐騙工具。這不僅給公安辦案帶來極大阻礙,也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提供涉案卡的人員,也會受到懲戒。
“市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電話卡、銀行卡,不能出租、出借、出售。”黃偉林提醒,市民如果發現自己銀行卡里出現不明資金,千萬別信“天上會掉餡餅”,應采用“只進不出、不收不付”的做法,將可疑異常降到最低,并立即報警。
打擊
調證、抓捕、追贓 曾一個多月跨越十余地市
刑偵支隊四大隊一中隊中隊長李杰,專門負責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
去年,為了偵辦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李杰連續出差一個多月,前往10多個地市,調證、抓捕、追贓。受害人是一名30余歲的女性,遭遇金融投資類詐騙,不僅自己所有存款被騙,向親朋好友借了錢還不上,還背上巨額貸款,受騙金額高達百萬元。
“受騙后,該女子的生活陷入困境,幾度想輕生。她懇求我們多追回一點錢,先還上親戚朋友的錢。”受害人的處境,令李杰深受觸動,“受害者并非都是有錢人,很多都是普通人,四處借來的錢。”
在寧夏,李杰和同事抓住犯罪嫌疑人審訊后發現,該犯罪嫌疑人家庭條件不好,文化程度不高,受境外詐騙分子利用,協助轉移資金,拿到贓款后立即花光。“我們多次跟他談話,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違法行為對受害者帶來的傷害,最終這名犯罪分子主動籌集部分錢款返還受害人。”
?。◤B門日報記者 柯愷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