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廈門市救助站應助盡助 以“三心”破解“三難”

    來源:廈門晚報 2023-06-19 17:11 http://www.vistrails.com/

      救助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有三難:發現難、救助難、杜絕難。破解這“三難”,廈門市救助站工作人員有“三心”:責任心、平等心、同理心。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救助站開放日。作為救助站的一項重要工作,市救助站創新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思路,救助成果顯著。

      去年以來,市救助站累計出動工作人員3895次,巡查1635次,出動車輛995輛次,共勸導918人次,協助返鄉508人次,發放衣物65件,食物1779件,切實做到“弱有所扶、難有所幫、困有所助、應助盡助”。

    用責任心破解“發現難”

    開啟24小時主動巡查模式

      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第一難是“發現難”。根據熱心市民來電提供線索,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往往找不到流浪乞討人員。一些了解巡查勸導規律的流浪乞討人員常跟工作人員“捉迷藏”,要么“避而不見”,要么“你來我往”。

      “作為政府兜底職能的重要抓手,救助站是流浪乞討人員最后一個避風港,要把救助工作當成一項事業,需要有一顆責任心。”廈門市救助站勸導科科長王剛說,他們變被動為主動,結合流浪乞討人員不確定性強、流動性大的特點,采取“5+2”“白+黑”拉網式主動巡查模式,每天上下午和晚上分批組織巡查,開展街面勸導工作。加大對健身廣場、街心公園、過街天橋、地下通道、旅游景點等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與密度。

      同時,定點定人巡查勸導。守在流浪乞討人員經常露宿的區域,反復巡查勸導;特別注意辨認和發現流落街頭的智力障礙者、精神病人、走失人員、離家出走未成年人等無力自行尋求救助的人員,發現一個救助一個;對職業乞討人員耐心引導,助其返鄉自食其力。

      值得一提的是,市救助站還利用路名牌進行宣傳。在全市重要地段110個路名牌燈箱發布救助政策、程序、電話及到達救助站的交通方式,求助人員隨時可到站求助或撥打電話求助,因此救助站接到熱心市民電話提供的線索也明顯增多。工作人員還利用巡查勸導之機與路段保潔、重點商圈物業人員、生活無著人員聚集點周邊群眾廣泛接觸,積極動員,互加微信發展為“信息員”,為救助站實時提供救助線索。

    用同理心破解“救助難”

    把關愛送到盲人乞討者家里

      救助遵循的是自愿原則,然而許多街面流浪乞討人員以拾荒、乞討為生,不愿進站接受救助。“讓流浪乞討人員愿意接受就得有一顆同理心。”王剛說,既然他們不愿進站接受救助,就去他們身邊救助。

      去年6月2日,王剛接到救助線索,在第一醫院門口天橋上有名盲人拉二胡乞討。趕到現場時王剛驚呆了,眼前這名盲人面部嚴重燒傷,甚至根本看不到眼睛。旁邊一名身體健全的老婦人自稱是他媽媽。王剛問這對母子是否需要幫忙。最初他們情緒有些抵觸,并不愿回答。王剛就陪在他們身邊,跟他們聊起家常。

      聊天中王剛了解到,盲人男子叫阿偉(化名),安徽人,小時候遭遇火災導致雙目失明,面部損傷嚴重。父親過世后,媽媽領著他四處賣藝為生。王剛提出送他們回家并想去他們住處坐坐,母子二人帶王剛來到了位于前埔的出租屋。

      屋子特別簡陋狹小,并排放了兩個高低床。王剛說,到了住處他才發現,除了這對母子,阿偉的盲人妻子和7歲的兒子也跟他們住在一起。“一家四口的處境讓人心酸,我們只有竭盡所能去幫助這個家庭。”王剛說。臨走時,王剛將救助車上的救助物資送給了他們,泡面、純凈水,面巾紙、口罩,還有衣服鞋子。同時勸說他們不要再去賣藝乞討,如果需要幫助可以給他們打電話。

      之后,王剛和同事多次上門慰問,每次都大包小包送去很多生活必需品。去年春節前夕,阿偉主動聯系王剛,說家里實在沒錢了,連年貨都沒法買。站領導當即指示王剛他們趕緊帶上大米、食用油和雞蛋等年貨送上門。

      在王剛的幫助下,阿偉和妻子回老家申請了殘疾人補貼,一家人的生活也在慢慢變好。

      還有一天中午,王剛接到緊急求助,一名小伙在珍珠灣海灘要輕生。王剛來不及吃午飯就趕到現場。最初小伙情緒激動,想靠近都很難。王剛發揮了東北人特有的親和力,跟小伙聊天,和他一起探討解決辦法。

      漸漸地,小伙開始信任王剛,兩人肩并肩坐在海邊,一坐就是6個小時。王剛了解到,他叫阿東(化名),來自貴州,29歲。因患有先天性癲癇,阿東需要每天吃藥,也因病被公司辭退。阿東渴望有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不想進救助站。王剛被他的要強性格所打動。之后,在救助站的幫助下,阿東在思明區民政局申請到了臨時性困難補助。王剛也成了他的“知心老大哥”,遇到困難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剛。

      就在這個月,阿東跟王剛說要去東莞打工,救助站幫他買了一張車票,王剛把他送上車。臨走時王剛叮囑他,在外面遇到困難還可以來找他。

    用平等心破解“杜絕難”

    延伸服務解決反復流浪問題

      王剛坦言,救助只是臨時的、短暫的,流浪乞討人員從“發現-救助-回歸家庭、回歸社會”,需要公安、城管、救助站、街道(鄉鎮)、村(居)委會等各部門“全鏈條”的共同努力。

      市救助站主動探索,對確實符合條件返鄉的流浪乞討人員,積極鏈接流出地救助政策資源,主動延伸救助服務,做好回歸鞏固工作,從根源上解決其反復流浪的問題。

      “他們坐著,我和他們肩并肩坐著;他們躺著,我在他們身邊蹲著。幫助流浪乞討人員,需要一顆平等心。”王剛說。

      去年1月,一封求助信引起了市民政局領導的高度重視。求助人是在廈生活了20多年的光叔(化名),吉林通化人,68歲。信中說,他曾在廈做泥水工,還多次獻血。2019年大病一場,沒法干重活,戶口被注銷,沒有身份證,無法繼續打工,生活陷入困境。

      市救助站工作人員立即前往東坪山四處打聽,找到了光叔,先解決了他越冬過年的生活必需品問題。通過多次接觸,救助站工作人員了解到,首要任務是解決光叔的身份問題。工作人員反復與吉林通化救助站聯系,與當地民政、公安部門多次溝通,最終幫助光叔恢復了戶籍,補辦了身份證,同時落實了低保待遇。去年8月,吉林通化救助站工作人員特地來廈接光叔返鄉。(記者 吳笛)

    原標題:廈門市救助站應助盡助 以“三心”破解“三難”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開館 筼筜湖代表中國展示
  • 來廈參與船員培訓、申請證書及就業 最高補
  • 廈門開展集中回收活動 近10噸過期失效藥被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舞劇《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劇院召開首演前新聞發布會(視頻)
    舞劇《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劇院召開首演前新聞發布會(視頻)
    《海的一半》來泉州啦?。ㄒ曨l)
    《海的一半》來泉州啦?。ㄒ曨l)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習近平在越南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高端訪談丨越中關系“在多個領域實現強勁 也門胡塞武裝稱擊落一架美軍無人機 蘇丹北達爾富爾州一城市遭襲致56人死亡 鄔平川任合肥大學黨委書記 美國賓州州長官邸縱火案嫌疑人被捕 河南關于胡軍、李明同志擬任職的公示 北京迎戰“風考” 各部門靈活“出招”保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