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跨島發展”戰略的先行者和受益者,集美新城經過近10年建設發展,已成長為產城學人融合發展的現代新城。
自2010年以來,集美新城累計完成固投超過1500億元,城市基礎框架基本成形,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軟件園三期等重要產業載體相繼崛起,展示了跨島發展的“集美速度”和“集美樣本”。
當前,集美區以新城建設為抓手,聚焦聚力“6+7”(即六大產業鏈群、七大投資工程),努力打造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譜寫高質量發展的“集美篇章”,開創新時代“五大發展”示范區新局面。
上周六,一場在“云上”舉辦的馬拉松活動成為全城熱議的話題。在位于集美新城的島外最高建筑——262米的誠毅國際商務中心(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12號樓),“杏林建設杯”集美云上馬拉松活動正式拉開帷幕,500名選手參與這場“勇攀高峰、直上云端”的挑戰,一起見證集美新城的巨變。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次活動作為集美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由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廈門日報社主辦,由廈門市杏林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冠名。
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跨島發展”戰略的先行者和受益者,集美新城經過近10年的建設發展,已從“一張白紙”成長為產城學人融合發展的現代新城。自2010年正式啟動建設以來,集美新城累計完成固投超過1500億元,城市基礎框架基本成形,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軟件園三期等重要產業載體相繼崛起。這個還在繼續生長的“超千億新城”以令人矚目的表現,展示了跨島發展的“集美速度”和“集美樣本”。
當前,集美區以新城建設為抓手,加快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聚焦聚力“6+7”(即六大產業鏈群、七大投資工程),努力打造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譜寫高質量發展的“集美篇章”,開創新時代“五大發展”示范區新局面。
登高向上、奔跑追夢。集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的舉辦,顯示出集美在新起點上“新作為”的決心和信心,也表明集美區將發揚云上馬拉松“登高向上、奔跑追夢”的精神,不斷為更快更好建設“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加油鼓勁、凝心聚力。
配套活動1
高瞰集美激發壯志豪情
集美新城已成長為產城學人融合發展的現代新城。圖為綠意盎然的杏林灣。 (楊輝目攝)
奮斗之后,風景更為珍貴。前日上午,在經歷1475級臺階的考驗后,選手們陸續登頂誠毅國際商務中心54層終點。這里是“高瞰集美”觀景處,能看見集美城景相依、湖海相連的壯闊風景,平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設有4座望遠鏡,可以將軟件園三期、廈門北站、園博苑、高校文教區等多個方位的美景盡收眼底。
極目遠眺,軟件園三期新樓林立、快速成長,廈門北站交通脈絡通達、車水馬龍一片,園博苑濕地水景綠意盎然,高校片區嘉庚風格凸顯。在誠毅國際商務中心的“腳下”,一棟白色鳥巢形的建筑分外奪人眼球。工作人員介紹,這棟特別的建筑是星巢越中心,是一個集音樂展演、創作制作、版權交易為一體的綜合音樂空間,將于下個月投用。
市民戴志偉是一名運動愛好者,從島內趕來參賽,云上馬拉松也是他首次體驗。登頂后,他站在觀景平臺的落地窗前滿足地說:“名次不重要,這次來就是為了登高欣賞美景的。”
配套活動2
攝影成果秀出“極美新城”
選手參與“跳起來摸高”互動活動。(廈門日報記者張奇輝攝)
62件攝影佳作展現“極美新城”。前天,“人文集美·極美新城”攝影展在誠毅國際商務中心54樓頂層和下沉廣場展出,吸引了不少目光。經過攝影家師的詮釋,杏林灣營運中心、集美塔、園博苑、廈門北站等地標以不一樣的視角呈現,有的沐浴霞光、有的矗立于夜色。除了風景,入鏡的一張張面孔也洋溢著熱情,為城市風采與生機代言。
不少完賽選手久久流連于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前。29歲的選手劉萬榕是一名長跑愛好者,家住集美后溪,攝影展里的作品也是他熟悉的區域。他感慨:“集美真的很美,下次家門口有這么好的活動我還要來參加!”
配套活動3
音樂會助力跑者獻禮祖國
“云上馬拉松”配套活動“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人氣很旺。(廈門日報記者張奇輝攝)
前日上午9點50分,2019“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搖滾專場在誠毅國際商務中心負一層下沉廣場激情開唱。轄區院校師生共同為近千名觀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高校學子還編排與創作了一系列以此為主題的表演。以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曲目獻禮偉大的祖國和人民,為云上馬拉松跑者和音樂人注入“紅色動力”。集美大學音樂學院大三學生朱雪梅帶來了一曲《我愛你中國》。為了配合歌曲的主題,以及云上馬拉松的意境,她還特地挑選了一身白色連衣裙作為演出服裝。
“云上馬拉松太酷了,比賽之余還能欣賞音樂和美景,我也想報名參加。”作為音樂會的表演者之一,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大二學生王慧芳很是激動?,F場,他們的“還海樂隊”為現場的觀眾帶來了《不能說的秘密》《一路向北》等一系列青春向上的歌曲。
“集美,集美,匯集天下美……”歌曲獨唱《集美,匯集天下美》作為壓軸節目,用歌聲“唱”出集美風采,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據悉,2019“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自4月13日啟動以來,以“新時代·新青年·新風采”為主題,以音樂為主線,以高校大學生為主要群體,通過“多方共建、多方共贏”校地合作模式,開展一系列接地氣、參與度廣泛的音樂文化活動。該系列活動共計20場,將持續至12月,讓市民享受一系列形式豐富、內容多元、主題多樣化的音樂文化盛宴。
配套活動4
有獎知識競答氣氛熱烈
跑者和窗外美景同框拍照。(廈門日報記者黃少毅攝)
地鐵1號線有多少站點位于集美,集美新城有哪些獨特的建筑風格?……緊扣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集美跨島發展等主題,一場“干貨滿滿”的有獎知識競答在誠毅國際商務中心負一層下沉廣場中熱烈開展。
活動現場氣氛踴躍,成排紅色答題卡懸掛在廣場周邊,一張又一張答題卡被市民揭下。此次活動共準備了400份禮品,不到30分鐘就有近200名市民答對問題,領走獎品。
“地鐵1號線有11個站點位于集美!”2017年底從島內搬到集美的陳淑娟,對集美的“知識點”非常了解。陳淑娟說,以前在島內住的老舊小區沒有停車位,兩年前搬來集美,新城環境整潔美麗,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地鐵更讓出行多了一種選擇。“集美的生活真美!”陳淑娟由衷地感慨道。
選手風采
外籍選手莎樂美:
拍下集美美景
發到朋友圈分享
荷蘭選手展示完賽證明。(廈門日報記者黃少毅攝)
“云上馬拉松很有意思!”來自格魯吉亞的莎樂美是廈門理工學院的學生,前日和三個同學共同赴一場好友之約,一起登頂廈門島外最高樓。
“我登過的最高山有2000多米高,但是今天爬樓梯又不一樣,難度很大,我希望挑戰自己。”莎樂美說,她平時常來集美新城,喜歡這里的美景,喜歡這里的建筑。她說,成功登頂后就可以站在“制高點”俯瞰集美風光,這將成為她中國之行的一次寶貴經驗和珍貴記憶,“我會把集美的美景拍下來,發到朋友圈跟大家一起分享。”
集美新城建設者梁曉廣:
回家看看
為集美的變化自豪
“我最初來這里時,集美新城還是一片空地,現在真是完全變了樣!”前天一早,在熙熙攘攘的選手隊伍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記者眼前——身披“259”號戰袍的梁曉廣曾是集美新城的建設者,再次來到奮斗過的土地,梁曉廣忍不住感嘆集美新城的“今昔對比”。
“離開這里7年了,當時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只有三棟樓,我們所在的‘最高樓’還沒蓋好,今天是我第一次登上‘最高樓’的頂層。”梁曉廣說,在看到本報發出的“云上馬拉松”報名征集后,他第一時間萌生要“回家看看”的想法。2007年,梁曉廣從市建設局借調到當時的杏林灣開發建設聯合總指揮部,后來又到了集美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前后5年深深扎根集美,真正見證了集美新城“從有到無”。“現在集美新城景色這么美、人氣這么旺,我也感到很自豪。”梁曉廣說。
跑友圈名人孫福如:
跑步的同時
宣傳無償獻血
“為他人著想,捐獻熱血,分享生命。”市民孫福如不僅來參加活動,還自帶“裝備”——一面宣傳無償獻血的旗子。孫福如是跑友圈的名人,人稱“福哥”——已經拿下了120多個全馬、六七十個半馬。而這一切的背后,是一次“死里逃生”帶來的改變。
十年前,他遭遇了一次慘重的車禍,昏迷19天才醒過來,所以十分“惜命”。“我以前很胖,有190斤,女性朋友都不跟我跳舞,獻血也因為血脂太高被排除在外。”孫福如于是開始跑步,一年減去了過多的體重,也有了獻血的“入場券”。
從此,福哥在全國各地跑馬拉松,每次都有一個標配——一桿“廈門市無償獻血志愿宣傳員”的旗子。跑完、捐血完,馬上發朋友圈“炫”,極為高調。前天到達54層后,孫福如還在朋友圈“炫”出了集美美景:“集美杏林變化日新月異,跨島發展成果累累!”(廈門日報記者應潔、林桂楨、陸曉鳳、趙張昀、柯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