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救的斑頭鵂鹠。
春天是鳥類繁衍后代的季節,準備飛回北方的冬候鳥以及廈門本地留鳥近來活動頻繁。鳥類活躍,捕鳥者也蠢蠢欲動。昨日,廈門觀鳥會資深會員發現,在廈門市園林植物園幸福園附近,有人設下5張鳥網捕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鹠驚險“觸網”,被困其中。隨后,眾多愛鳥人士展開了一場拆網救鳥行動。
斑頭鵂鹠被困捕鳥網
前日下午,廈門觀鳥會資深會員黃先生正在植物園觀鳥。一聲清脆的鳥叫聲,吸引了他的注意。尋聲踏入叢林中,驚喜變成了驚嚇。只見一只斑頭鵂鹠被捕鳥網困住,它微微扇動翅膀,筋疲力盡,奄奄一息,“呆萌”地看著他。他立即上前,徒手撕開鳥網,把鳥兒解救出來。“它受到了驚嚇,我們給它喂水,休息了十幾分鐘才恢復。”黃先生說。
500平方米內設了5張網
兩根直立的竹竿,中間掛上一張網,鳥網就隱藏于叢林之間。據黃先生描述,在幸福園附近約500平方米的區域內,就設有5張鳥網。其中,有2張是大網,3張是小網。黃先生說,困住斑頭鵂鹠的是較大的鳥網,高約3米、長約10米,而在大網旁,還設有3張6平方米左右的小網。“這真是給鳥類設下了天羅地網。”黃先生感嘆道。
“個別鳥網的孔洞非常細,連甲殼蟲都會被困住,鳥網還設有多層,一旦鳥兒撞上去,就插翅難飛。”黃先生隨后與廈門大學綠野協會的同學一起,拆除了現場的5張鳥網。“這些網都很堅固,拆網過程中,手指還被鳥網劃破皮流血。”他說。
“每年的這個時候是眾多鳥類的繁殖期,這時候設網捕鳥,會大大影響鳥類的數量,從而破壞食物鏈,破壞生態環境。”黃先生說。據廈門觀鳥會資深會員凌飛鶴近兩年來的統計,廈門市園林植物園這片區域大概有20多種鳥類,曾經還吸引了日本歌鴝等珍稀鳥類。“這里綠樹環繞、植物茂盛,是鳥類棲息的好地方,應該要好好保護才行。”凌飛鶴說。
隨后,記者也將問題反映給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管理方,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今后會加強管理巡查,防止鳥網再次出現。
【名片】
斑頭鵂(Xiū)鹠(Liú)
斑頭鵂鹠是鴟鸮
科、鵂鹠屬的鳥類。斑頭鵂鹠為小型鸮類,體長20cm-26cm,是鵂鹠中個體最大者,面盤不明顯,無耳羽簇。體羽褐色,頭和上下體羽均具細的白色橫斑;腹白色,下腹和肛周具寬闊的褐色縱紋,喉具一顯著的白色斑。主要棲息于從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帶的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緣灌叢,大多在白天活動和覓食,能像鷹一樣在空中捕捉小鳥和大型昆蟲,主要以各種昆蟲和幼蟲為食,也吃鼠類、小鳥、蚯蚓、蛙和蜥蜴等動物。
【法律鏈接】
《刑法》明文禁止 最高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二十四條規定:禁止使用毒藥、爆炸物、電擊或者電子誘捕裝置以及獵套、獵夾、地槍、排銃等工具進行獵捕,禁止使用夜間照明行獵、殲滅性圍獵、搗毀巢穴、火攻、煙熏、網捕等方法進行獵捕,但因科學研究確需網捕、電子誘捕的除外。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文/圖 廈門日報 記者 陸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