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導診機器人
▲中醫面診儀
臺海網9月12日訊 既可與老人聊天,又能時刻看護老人,并且可以遠程操控的智能陪伴機器人;不僅能導診,回答各種問題,還能語音詢問用戶癥狀的智能導診機器人;不用去醫院,在家即可“望聞問切”的遠程中醫面診儀……本屆投洽會上,健康產業智能化展現“洪荒之力”,令人腦洞大開。
機器人能陪護老人還會聊天
老人獨自在家很寂寞,除了找人搓麻將喝茶養寵物外,還可把智能陪伴機器人請回家,聰明的它,會跟老人聊天解悶。
搖頭晃腦,憨態可掬。導報記者在廈門佳音在線展臺上看到,公司業務副總汪宏成正在調試智能陪伴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能實時從百度云平臺進行數據搜索,從而實現與老人對話,而且是對答如流。”汪宏成介紹,目前這種機器人正小批量送給一些老人試用。“一個難點是,有的老人有較重的地方口音,機器人識別困難,因此還要進行調試。”
除了與老人聊天外,機器人還可以由家人進行遠程操控,實時探查老人的狀況。老人想念孩子們了,也可通過機器人進行視頻對話。
此外,通過云體檢、云平臺等,后臺可為老人建立健康檔案,比如一段時間里,老人的血壓呈逐漸爬升的態勢,就可以提前防范相關疾病。
這款機器人還未正式面市,汪宏成透露,今后定價或在兩三千元,若市場反響好,能實現規?;a,還可能調低價格。
導診機器人未來要當醫生助手
將來,你要是在醫院導診臺看到一臺機器人,不必稀奇,打開腦洞和它來一番人機對話吧。眼下,這種智能導診機器人正在晉江的部分醫院試點。
昨天,導報記者在廈門快商通科技展臺看到了這個機器人。“它不僅能語音導診、觸屏導診,甚至還能尋醫問診。”該公司市場總監肖龍鵬介紹,這個機器人內置了人工智能引擎技術和專業的知識庫,相當于有多年執業經驗的醫生,可以回答用戶各種尋醫問診的問題,但不能主動語音詢問用戶的癥狀。另外,它還具備智能導航、人臉識別、預約掛號、自主學習等功能。
“這個只是1.0版本,我們正在研發2.0版本。”肖龍鵬透露,新版機器人功能更強大,可以當醫生的助手。比如,醫生不用手寫病歷,機器人會利用聲紋識別技術,記錄醫患對答,形成電子病歷;問診后,檢查結果直接傳送給醫生,患者坐等即可;還有,機器人可與多家醫院聯網,形成數據庫,必要時可為醫生建議。
中醫面診儀可在家“望聞問切”
健康產業的智能化、網絡化,不僅有機器人,還有其它很多設備。
昨天,導報記者在展館就看到一臺“中醫面診儀”。用戶把面部放在儀器上,通過網絡,遠方后臺的專業醫生可以對其看氣色、看舌相,還可根據搭在用戶腕部的設備,進行號脈,從而完成遠程“望聞問切”,再結合后臺數據庫,幾分鐘即可為用戶出具報告。
還有一款無創細胞體檢儀。用戶不用抽血,手握儀器的金屬桿,一分鐘時間,可以檢測心、肝、脾、胃、腎等器官,女性的報告結果有291項,男性28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