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個“變形金剛”,作業時能伸出一根巨大的“吸管”,快速吸干低洼地積水,因此它有個霸氣的名字———“龍吸水”。今年第一號超強臺風“尼伯特”到來,廈門公路局2臺“龍吸水”已進入了備戰狀態。昨日下午,晨報記者來到了云頂隧道南口設備停放場地,探訪這2臺大家伙。
高空式龍吸水排洪車。
據悉,廈門公路局的2臺“龍吸水”都是2014年購進,排水量達每小時1500立方米。也就是說,我們常見的長50米、寬20米、水深1.5米的標準游泳池,裝滿水,龍吸水1小時就能全部抽干,排水能力相當強大。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公路人員正對2臺“龍吸水”進行維護和測試,以保證搶險時可順利派上用場。
羅新龍是搶險隊的隊長,他告訴記者,2臺“龍吸水”略有區別,一臺是高空式龍吸水,一臺是垂直式龍吸水。高空式龍吸水多用于下穿隧道積水,因其排水管達11米且可360°旋轉,因此在排水中不占用其他車道。
除了這兩臺“龍吸水”之外,公路部門還有小型的排水設備,每小時可排水120立方米。
目前,廈門公路局橋隧中心搶險隊有搶險隊員13人,分為3班。羅新龍說,13名搶險隊員每個人都會操作“龍吸水”,為了迎戰臺風,大家都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出發。
一般而言,如果布管范圍40米以內,可使用“龍吸水”自帶的水管,如果距離更長,還需要配備一輛布管車。“一次排水需要出動6至7人,其中一人可用遙控器操作‘龍吸水’。”羅新龍說。
此外,昨日,廈門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加強路巡,重點檢查低洼路段值守物資投入情況,并針對路面出現的突發情況采取相應的舉措。(記者 雷妤 通訊員 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