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廈門商報報道 “中國商標第一案”的王老吉商標之爭塵埃落定,但后續“口水戰”卻此起彼伏。日前,又有媒體爆料稱,盡管廣藥收回王老吉商標,但因其產能不足,可能考慮交由其他公司代工生產,這其中包括廈門知名企業銀鷺及惠爾康。
昨天,記者走訪發現,眼下銀鷺與惠爾康均有代工生產廣藥集團王老吉綠盒裝產品,至于未來是否會為其王老吉紅罐裝代工,兩公司則表示“不排除合作可能性”。
傳廣藥集團
將與廈企合作
在今年6月3日的新品發布會上,廣藥集團宣稱,將在5年內將王老吉涼茶銷售額做至300億元,在2020年將王老吉做大至600億元。此消息發布后,立即引發多方議論,其中一個爭議焦點是:廣藥集團的涼茶產能可能不足。
6月5日,《環球企業家雜志》在其實名認證的官方微博發表言論稱,廣藥推出新裝“紅罐”王老吉涼茶,是由“佛山南海區實達軒飲料有限公司”代工生產的。實達軒(佛山)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先生在接受采訪時亦承認了此事。
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董事長吳長海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在尋找紅罐王老吉代工商方面,“不排除銀鷺跟我們的合作”。據外地媒體報道,有廣藥集團經銷商曾透露,“廣藥集團已與銀鷺、惠爾康展開合作,銀鷺、惠爾康幫廣藥代工紅罐王老吉,同時還將利用自己的營銷網絡為即將上市的紅罐王老吉做鋪墊?!?/P>
一直有代工
綠盒裝王老吉
銀鷺、惠爾康兩家廈企有可能為廣藥集團紅罐王老吉代工的消息,瞬間在業界引發強烈反響。據悉,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罐頭、飲料生產基地之一。而廈門惠爾康生產的無菌軟包裝飲料,一直居全國市場領導地位,葡萄糖飲料則被稱為是“東南沿海地區第一品牌”。
記者調查發現,事實上,此前銀鷺與惠爾康兩家廈企已與廣藥集團“結緣”。
“從過去幾年一直到現在,公司一直在幫廣藥集團代工生產綠盒裝王老吉?!睆B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加工部相關人士表示,“代工數量比較大,可能占到市場份額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倍鴱B門惠爾康公司公關部一位人士也向記者證實,該公司跟廣藥集團已合作四五年,是其綠盒裝王老吉產品的代工商之一。
未來不排除
合作可能性
銀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聽說公司與廣藥集團曾接洽過代工紅罐裝王老吉事宜,但目前暫未合作,至于未來如何,要取決于公司高層的決策?!弊蛱?,記者致電銀鷺公司一位高層陳先生,據其介紹,由于目前廣藥集團與加多寶的王老吉商標紛爭尚未完全結束,不方便回應。
廈門惠爾康公司公關部一位人士則表示,“經過這些年的合作,惠爾康與廣藥集團也比較熟悉,未來不排除代工紅罐王老吉的可能性,但目前并未接到這方面的確認信息?!保ㄓ浾?葉子申)
王老吉商標事件始末回顧“王老吉”商標之爭,要回溯到1997年。王老吉之所以有紅綠之分,系因1997年廣藥集團 與香港鴻道集團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后者授權子公司加多寶集團在國內銷售紅罐王老吉,2000年時再簽合同,雙方續約至2010年5月2日。
在2001年8月和2002年8月,廣藥集團原副董事長李益民分別收受香港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100萬港元,并在2002年11月時,雙方簽署了補充協議,將商標續展期限延長至2013年。2003年6月,李益民再次收受陳鴻道100萬港元,并在同月簽署了第二份補充協議,約定將王老吉商標租期延長至2020年。
如今,李益民早已因受賄罪被判刑,陳鴻道也早已保釋外逃。但王老吉商標卻由此被賤租給鴻道集團,從2000年至2011年,廣藥集團的商標使用費僅增加56萬元。
2011年4月,廣藥提出仲裁請求,并提供相應資料;2012年1月,雙方補充所有材料,確定2月10日仲裁,后調解失敗。
2012年5月11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該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