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商報報道 昨日上午,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吳國梁執掌市長專線時稱,今年在廈門海域還沒有發生赤潮。廈門各海域都裝有非常先進的24小時監測赤潮的探頭,只要有預兆就能及時發現。此外,廈門市相關法規規定,往海里倒生活垃圾,最高可罰20萬元。
今年廈門海域
還未發生過赤潮
“廈門主要有哪些海洋災害?會有海嘯嗎?”“今年有赤潮嗎?”市民們比較關心自然災害問題。
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吳國梁說,影響廈門的主要海洋災害有海浪、赤潮等突發性自然災害,同時海嘯對廈門的潛在威脅也不容忽視。但他表示,我市已形成了相對有效的防御海洋災害體系,制定了風暴潮、海嘯、赤潮應急執行預案。
吳國梁說,赤潮會導致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長、發育、繁殖甚至死亡。不過,今年在廈門海域還沒有發生過赤潮。廈門各海域都裝有非常先進的24小時監測赤潮的探頭,只要有預兆就能及時發現。
往海里倒垃圾
最高可罰20萬元
吳國梁說,目前,養殖回潮仍然是治理海洋污染問題的難點。市海洋與漁業局將與沿海各鎮、村、街聯合行動,一旦發現違規養殖將堅決取締。此外,還要嚴抓亂采砂、亂采礁石,往海里倒垃圾的行為。
市海洋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林露竹說,往海里倒生活垃圾的現象很少。但一些清淤船為了節省成本,將淤泥倒在保護海域的情況較多,一旦發現此類情況,根據相關法規,最高可罰20萬元。(記者 蔡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