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中心正式授權廈門市青少年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為承辦機構,負責閩西南地區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師資培訓和學生考級等工作。這也意味著,從本月開始,廈門、泉州、漳州、龍巖等地的老師,可以不必長途跋涉到北京或其他省份培訓、考試了。
本月中旬,以“尋找中國民族民間舞傳承者”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將在廈門舉行,屆時,潘志濤、于曉雪等多位舞蹈家將蒞臨廈門。
愉悅教育和素質教育科學統一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考級中心屬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是文化部核準備案的全國12個跨省考級機構之一,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測評機構??技壷行闹魅斡芍璧讣矣跁匝?,專家委員會主任是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濤,國家一級導演張繼剛和國家一級演員楊麗萍、迪麗娜爾等多位舞蹈名家都是專家委員會委員。
對于眾多舞蹈老師和家長來說,“學什么”和“教什么”是最重要的,考級中心副主任吳海文介紹說,有別于其他舞蹈教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教材》具有權威性、愉悅性、多樣性、實用性、合理性和唯一性。
它是由舞蹈教育家、北京舞蹈學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資深教授潘志濤領銜主編,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十多位權威專家教授聯合創編;遵循“愉悅教育和素質教育科學統一”的理念,采用民謠、兒歌、游戲等形式,讓孩子充分感受舞蹈帶來的快樂。教材以56個民族舞蹈素材為基礎,共分12級(另附3個表演級別),每級10個舞目;每個舞目均編排為1分鐘-2分鐘組合或4分鐘左右成品劇目,并編配有專業的課堂訓練音樂及表演伴奏音樂,方便學生和老師直接用于舞臺表演或參加各類比賽。在實用性上,教材編排切實考慮孩子階段性成長的特點,由易到難,使沒有舞蹈基礎的孩子也能夠并順利入門、快速進步。它的唯一性表現在,考級學員通過考核,將會得到國內唯一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認證機構“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委員會”的權威認證。
廈門“藝術土壤”呼喚中國民族民間舞
據吳海文副主任介紹,目前全國除西藏外各省均開展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師資培訓及學生考級,民族民間舞漸漸被越來越多老師和學生認識和喜愛。在廈門,參加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的人數也逐年遞增。去年上半年開始,陸續有廈、漳、泉的五所藝術類或師范類院校與考級中心聯系,希望組織在校生參加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師資培訓,好幾家學院都把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內容作為學生的必須考核項目?!吧鐣蠈τ谠趶B門設立考級分支機構的呼聲非常強烈”,吳海文說。
另一方面,廈門的藝術土壤也適合推廣中國民族民間舞。
據廈門市青少年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劉長征會長介紹,福建省從2004年起開始成為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教材的試驗基地,為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教材的定稿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舞蹈賽事、藝術會議在廈門舉辦,也為廈門的文化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爸袊褡迕耖g舞蹈的發展正需要這樣青春、健康、具有無限潛力的市場,可以說,兼顧了少兒身心發展的民族民間舞正遇到在廈門發展的好機會”。
此番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落戶廈門,還緣于一份深深的廈門情誼:著名舞蹈家,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中心主任于曉雪老師,從1997年起擔任廈門小白鷺民間舞團首任藝術總監,在廈門工作、生活多年,對廈門民族民間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這份特殊的情緣,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中心特別重視在廈門設立考級分支機構。
首期培訓活動內容紛呈
通過全方位考量,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中心最終選擇授權于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管的廈門市青少年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負責閩西南地區的民族民間舞考級工作,包括師資培訓、學員考級、大師講座等。
廈門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許向明說,當前廈門各界正為共同促進廈門建設文化強市、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貢獻,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中心將閩西南地區唯一的分支機構設在廈門,必將對廈門的幼兒、少兒美育教育、藝術教育起到直接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廈門的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也將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根據規定,凡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教程并通過考試評定者,將取得由文化部認證、編號、管理,由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考級委員會簽發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證書(分1-15級資格證書),而只有獲得《教師資格證》者,方可從事直接面對幼兒、少兒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考級課程的教學,并須推薦自己的合格學生參加由考級中心主辦的《學生資格證書》的認證考試。
據悉,首屆中國民族民間舞考級師資培訓班考試期間,潘志濤、于曉雪等多位舞蹈家將蒞臨廈門舉行大師講座、教學體驗等活動,并且,廈門市青少年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今后還將在廈門組織師資培訓、考試的學員,參加楊麗萍老師、張繼鋼老師和陳維亞老師等的采訪活動,凡是熱愛舞蹈,各專業、業余藝術團體演員,專業、業余舞蹈教育工作者,各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畢業生、在校生均可報名參加上述活動。想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小朋友也可報名?;顒釉敿毎才趴梢圆樵儢|南青少年文化藝術網www.dnqsn.com或者電話0592-5566610咨詢。(記者 劉筠 通訊員 王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