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頭部摔傷怎么辦】
簡單外傷處理
出血較多送醫院清創縫合,注射破傷風針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管外科主管護師、國際傷口治療師蔡秋妮說:小孩頭部外傷是門診很常見的病例。家長都很擔心孩子,會不會顱內出血或顱內損傷(這是腦外傷中最嚴重的情況)。家長自己可以掌握一些辨識處理的方法,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三種處理方法
外傷后局部有皮膚破潰的,需要局部碘伏消毒,不碰水,或遵醫囑選擇吃消炎藥。
如頭皮裂傷,出血較多,用紗布或毛巾加壓包扎,并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清創縫合,注射破傷風針,5-7天可拆線。
如頭皮出現包塊,這是頭皮下出血,家長切勿按、揉或外敷藥,反而會加重損傷,小血腫可自行吸收,但超過5厘米需立即就醫。
顱內出血判斷
受傷后昏迷不醒,可能存在嚴重腦挫傷
蔡秋妮說:在替孩子處理傷口時,一旁的家長經常會非常著急地詢問:“孩子顱內是否會出血?”實際上這也是我們擔心的,但家長應該從孩子摔下去后就開始觀察。出現以下情況必須立即選擇急診,做進一步檢查。
六種狀況可能是顱內出血
●受傷后昏迷不醒。
●受傷后出現短暫的昏迷、清醒、再昏迷的情況。
●劇烈頭痛現象,嬰幼兒出現哭鬧不止,或伴有噴射狀的嘔吐。
●受傷后出現行走不穩、單側肢體的運動障礙。
●精神障礙,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正常玩耍。
●耳朵、鼻子出血、流水,腦脊液從受傷的地方流出來,切勿用紙巾或棉球阻塞,避免加重顱內感染和顱內的高壓。
不要搖寶寶的頭確定是否腦震蕩
頭部外傷處理三大注意四大誤區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楊芳裕說:小孩摔傷頭部,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科室處理。如果傷情嚴重,最好選擇急診,現場醫生會根據情況進行分診。
●三大注意
1.觀察摔傷的孩子,如48小時內未出現昏迷、嘔吐和異常情況,家長無需過度擔心,但仍需嚴密觀察。
2.如果孩子昏迷,盡量不要移動孩子,禁止晃動孩子的頭部,同時監測呼吸和脈搏。如果在急救人員趕來之前,寶寶呼吸變弱,可以嘗試著做人工呼吸。
3.如果孩子出現嚴重的顱腦損傷,經治療后,仍需定期回醫院檢查。
●四大誤區
誤區一:按揉頭部包塊去瘀血。如果頭皮出現包塊,家長切勿按、揉或外敷藥,這樣會加重損傷。
誤區二:搖頭確定是否腦震蕩。有些家長喜歡搖寶寶的頭確定是否腦震蕩,這樣很容易給寶寶造成傷害。
誤區三:耳朵、鼻孔出血用紙巾阻塞。如果耳朵、鼻子出血、流水,切勿用紙巾或棉球阻塞,這樣會加重顱內感染和顱內的高壓。
誤區四:昏迷迅速抱去醫院。如果寶寶昏迷,盡量不要移動,墊高頭部平躺,如需要移動,可由2—3人平穩地抬起患兒,輕輕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