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同安區來講,要讓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都進公辦校,并不是太難。
不過,難就難在片區冷熱不均。想在城區或工業區及其周邊就讀的隨遷子女太多了,一些農村完小卻有學位空著。
同安區教育部門預計,今年或需進行全區統籌調劑500多人,建議若被派入距離城區、工業區較遠的隨遷子女家長,可以選擇先入學,后擇居。
2008人符合積分入學基本條件
同安區,也存在著學位結構性失衡的問題。
今年,同安區隨遷子女積分入學申請成功提交2944人,經初步審核,符合積分入學基本條件有2008人,不符合積分入學基本條件有936人。
就符合條件的這2008名隨遷子女就學,同安區總體可以做到“有公辦學位”接收。但受進城務工人員暫住區域不平衡、部分區域新樓盤增加等影響,部分熱點區域學校學位會顯得緊張。
片區冷熱不均,主要表現在城區及周邊(大同、祥平片區)、工業區及周邊(新民、西柯片區)等熱點區域學校學位較緊張。這些熱點區域學校預約登記人數扎堆,學校招生學位數無法滿足隨遷子女申請入學的需求數,預計需進行全區統籌調劑500多人。
積分低的可避開熱門區域
不過同安的邊遠山區、農村完小,如蓮花、五顯、鳳南、汀溪、洪塘等鎮的學校,雖還有部分學位可用,但存在與廠區、城區距離遠,所以一部分外來人員不太愿意接受教育部門的調劑安置。
對此,同安區建議符合積分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要充分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填報志愿,避免志愿學校申請人數扎推,影響入學申請。也可考慮洪塘、五顯、汀溪、蓮花等學位較為寬松的片區學校。符合積分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如因積分低無法進入志愿學校時,建議接受教育部門的調劑安置,做到先入學后擇居。
對不符合積分申請入學條件,或未及時網上預約登記的隨遷子女,同安區的政策和各區一致,應盡早回戶籍地學校申請入學。
導報記者林泓/文梁張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