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1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在廈門大學開幕。教育部副部長孫堯,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以視頻方式出席并致辭,廈門市市長黃文輝在開幕式現場致辭,廈門大學校長張榮主持開幕式。
本次會議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廈門大學、福建省教育廳、廈門市教育局及廣東、廣西、海南、云南、深圳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承辦。會議以“產學研用賦新能,助力海絲共發展”為主題,旨在推動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學研用融合發展。來自中國、俄羅斯、烏克蘭、加拿大、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國家(地區)的高校校長、院士和專家學者2700多人通過線上或線下的形式參加開幕式和分論壇。
開幕式上舉行了項目簽約、揭牌和指數發布儀式。與會代表共同見證了中俄數字機械工程中心等32項合作項目展示。與會嘉賓還為廈門市未來顯示技術研究院、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海洋遙感應用技術創新研究院等揭牌。“海絲”沿線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數在會上發布,這是對“海絲”沿線國家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首次評估,將進一步助力建設全球海洋命運共同體。
本次會議還在多個省市設海洋科技與工程、未來顯示技術、綠色智能裝備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等15個分論壇,與會學者將從產學研用多個層面展開深度探討,為推進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副市長廖華生出席廈門分會場論壇。論壇上,廈門理工學院與海內外有關高校、企業簽訂了一批產學合作、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廈門日報記者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