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娃娃要上幼兒園小班,本周日就要現場報名啦!與小學報名不同,幼兒園報名時間僅此一天。
因故不能如期到園報名的,應事先提出書面申請;未經批準或超過報名期限的,視為自動放棄報名資格。
目前,各幼兒園都已在門口張貼了招生公告,里面有詳細的招生信息,包括報名時需要攜帶的所有材料,請家長及時關注并提前做好準備。
公辦園生源爆滿 設額外招生“門檻”
今年,幼兒園小班招生對象是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各區都在強調幼兒園不得招收未足齡幼兒入讀,當然,民辦托兒班除外。
廈門公辦園的招生對象,必須符合戶口所在地、實際居住地“兩一致”原則,也就是孩子與父母或者父母之一戶口一致,實際居住地與戶口所在地一致,即孩子及其家長戶口所在地的住房是實際住所。片區招生對象落戶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9日。
今年,由于“全面二孩”實施后的第一波二胎入園高峰到來,廈門多區幼兒園生源嚴重爆棚,島內今年小班戶籍適齡兒童比去年多出6314人。思明、湖里、集美等區都首次列出“生源爆滿幼兒園名單”,有的區也叫“熱點幼兒園名單”,今年島內的生源爆滿園就多達41所。
這些幼兒園的片內生源都嚴重溢出實際招生容量,要保證公平公正,各區教育主管部門不得不制定額外招生“門檻”,保證符合政策的孩子優先錄取。
比如思明區規定,報名生源爆滿園,孩子的父(母)持有片區內房屋產權(父或母所占房屋產權比例應超過50%(不含50%),原則上同一套房產三年內只能有一個幼兒入讀(符合國家計生政策者除外)等。這樣的招生條件,在生源沒“爆”得這么嚴重的年份,只適用于省示范園。
再比如,湖里區還預告2021年起,生源爆滿幼兒園將視學位情況按照片內適齡兒童在現戶籍地址的落戶時間、房產登記時間等依次排序順位錄取。
公辦園在園人數 接近全市的一半
這里簡單介紹下廈門幼兒園的三種不同性質:由教育主管部門辦的純公辦幼兒園園、集體辦幼兒園,以及私人辦的民辦幼兒園。
其中,純公辦園是財政全額撥款,集體辦幼兒園是差額撥款,民辦園又分普惠民辦幼兒園和非普惠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就是遵循政府規定的最高限價,孩子的一部分學費由政府買單。
來自教育主管部門的數據顯示,廈門幼兒園的在園人數中,純公辦園在園人數約占37.2%,集體辦等其他類似公辦性質幼兒園在園人數約占11.2%。二者相加,大約是48.4%,也就是還不到一半。
廈門市戶籍的的孩子都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公辦園就讀,就更不用提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了。
在廈門,掛靠戶和集體戶一般也都上不了公辦園,因為屬于“人戶分離”,不符合“兩一致”,自然也就不屬于片區幼兒園招生對象。掛靠戶指把戶口掛在親戚朋友家。如果是掛靠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則有另外的要求,比如父母得是無房戶,要開無房證明等。
不過,廈門目前將近九成幼兒都在普惠幼兒園就讀。普惠幼兒園包括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家門口的公辦園 并不一定就能進
周日現場報名時,有些區要求帶孩子一同前往,比如思明區、湖里區、翔安區、同安區等區,帶孩子一同前往報名時,幼兒園老師可能會和孩子簡單面談。有些區周日的現場報名不用帶孩子,比如海滄區。
現場報名時需提交的材料包括:一簿(戶口簿)、兩卡(兒童預防接種情況審核報告、健康卡)、一表(體檢表)等有關證件原件及復印件。
最近,有些家長一直在四處詢問,為什么自己家明明就在幼兒園旁邊,卻不在這所幼兒園的招生片區內?
原因很簡單,許多公辦園,尤其是老牌公辦園的劃片范圍是在建園時就早已劃定好的,當新樓盤后來才在這些公辦園旁邊拔地而起時,這些公辦園并未變更劃片范圍,實際上并不是教育主管部門不愿因把新樓盤劃進去,而且幼兒園確實也沒有更大的容納能力來擴大劃片。
如此一來,許多新樓盤看似在片區內,實則屬于“盲區”。雖然新樓盤家長頗有微詞,然而教育部門著實很難對公辦園的劃片范圍進行調整,而且原先被劃入片區的居民很可能有不同意見。(記者 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