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廈門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和小學六年級,近18萬名學生正式返校復課。
一早,湖里進修二附小校門口的“解憂雜貨鋪”開張,迎接六年級學生返校;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的學生們每人則收到一盞心燈,主題班會課后,他們寫下自己的“心語”;東渡二小在地上畫上溫馨的“愛的一米線”,并為學生送上“愛的能量包”福袋;廈門仙岳小學給學生準備了防疫愛心包,里面是精心編制的《學生一日防控指南》和消毒濕巾;廈門英才學校給每位學生送上一顆“平安果”……各校用細致入微、溫暖貼心的服務,“花式”迎接同學們復課。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小
燃起心燈指引前行
“畢業將至,看著滿滿的課表,突然有些舍不得畢業。還有……我坐哪兒來著?”“樹梢上跳躍的暖陽伴著我輕快的步伐……連鳥兒都在唱著神獸歸園的贊歌。早安,我的校園!早安,我的老師!”……這是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們“手繪朋友圈”的作業。昨日,他們帶著這份“五味雜陳”的作業正式返校復課。
而他們的班主任老師、科任老師、社團的老師們,也都用一頁信箋傳遞老師對他們的愛。比如,2018級(1)班的胡小詩老師這樣寫道:“3個月不見,我有點想念你們,想念每天清晨一聲聲充滿活力的問候;想念大課間你們跳拍手操的可愛模樣;想念課堂上專注的小臉蛋和放學時爭著要和我擊掌道別的小手。”
除了上述“熱身”活動之外,昨天,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還特地舉行了復學第一課———“燃起一盞心燈”活動。開學前一天,老師們就在每位六年級學生的桌上擺放了一盞心燈造型的臺燈和一張賀卡。
校長劉玉斌上的第一課圍繞“生命、健康、感恩、奮斗、擔當”五個關鍵詞,為孩子們講解了心燈的含義。隨后,各班班會以“心燈”為主題交流感悟,孩子們在賀卡上寫下自己對心燈的感想。
“我認為,教育就是要觸動孩子們的內心,留下印記。”副校長蘭勁松說,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但這種特殊的“情境”,正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契機。“希望每一份力量都能成為照亮孩子未來人生之路最明亮的燈。”
湖里進修二附小
煩惱憂愁甩給老師
“把你的煩惱憂愁扔進解憂箱,甩給老師來解決吧!”昨日,湖里進修二附小的學生一進校門,看到的是“解憂雜貨鋪”,鋪子上掛滿了擺成愛心形狀的188個錦囊。每個孩子可以隨機“摘”一個錦囊,里面藏著的是糖果、橡皮、卡通鑰匙扣……暗示生活是甜的,你可以擦去憂傷,你可以開啟快樂。
錦囊中還有一張暖心的小紙條,上面有這樣詩意的話語:“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也有這樣溫馨提示:“嗨,悄悄地告訴你,疫情結束前你沒有同桌啦!不過,距離雖遠,但是大家的心都是緊緊相連的。‘距離產生美’,對吧?”還有這樣的防疫小貼士:“減少與同學、老師近距離接觸,排隊經過校門時,與前方同學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這是愛的距離哦。”
學校介紹,這是“等你回來,為你解憂”別樣心理體驗活動。“雜貨鋪”前還擺著一個“解憂箱”,那是給疫情之下憋壞了的孩子們釋放心語的秘密基地。孩子們提前一天用漂亮的信箋,或寫下心中愿望,或寫下煩惱憂愁,甚至是匿名的真心話……學校舉辦這個活動,目的是把學生的煩惱憂愁甩給老師來解決。
為了讓孩子們順利走進校園,除了這個“心理第一課”,連續幾天,學校還在線上開展“校長第一課”“段長第一課”“班主任第一課”,有效促進線上線下教育銜接,為學生順利復課保駕護航。
東渡第二小學
愛的能量包贈給學生
昨日上午,廈門市東渡第二小學六年級180余名學生領到了學校發的“愛的能量包”,里面裝有口罩、濕巾、一次性手套。學校表示,這是為了倡導學生們講衛生。不僅如此,該校廁所門口地面上畫了一條溫馨的“愛的一米線”,提示學生間隔1米排隊。學校還把正確洗手法的圖示貼在洗手池前,教學生如何正確洗手。
上學放學時,校領導在校門口督導學生保持距離,排隊出入。(記者 許蔚菡 彭怡郡 李慧婷 唐光峰 通訊員 吳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