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留住非遺里的鄉愁”木版年畫拓印體驗活動在晉江圖書館開展。這項在家門口的非遺互動活動,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許多市民群眾到現場體驗。
活動中,市民群眾可參與體驗木版年畫拓印制作。當天,晉江市級非遺木版年畫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蔡建昌老師還來到現場指導。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市民群眾紛紛拓印出一幅幅充滿民俗風情的木版年畫作品,感受木版年畫的藝術趣味?,F場一位觀眾表示,通過參與木版年畫拓印活動,深刻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藝術價值。而另一位當地年輕市民則贊嘆道:“木版年畫的藝術趣味讓我眼前一亮,每一幅作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讓人流連忘返。”
筆者了解到,木版年畫是閩南傳統民間藝術,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木版年畫題材廣泛,有觀賞的、婚慶的、喪儀的、節令的、娛樂消遣的;等等。除滿足本地市場外,隨著商品、技術、人才的交流,晉江木版年畫流傳到漳州、廈門、臺灣等地,并隨著華僑的足跡流傳到南洋地區。但是由于社會變革、傳統意識淡化及民間民俗活動變遷,民間年畫市場逐漸萎縮,全國從事民間木版年畫生產的人員大大減少,曾經風靡一時的泉州木版年畫日漸衰弱。目前,泉州傳統的木版年畫只有極少量印品存世。雖然木版年畫的傳統實用功能逐漸弱化,但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卻被社會廣泛認同。
每幅木版年畫都凝聚著手藝人的心血,尤其是木版雕刻,最能體現匠心。對于年輕人來說,此次辦在家門口的活動不僅讓非遺文化更具生動性和趣味性,同時也喚起年輕人的文化共情,推動閩南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煥發新的光彩。
?。愭烫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