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泉州戲劇 > 正文

    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為何有這般魅力?

    來源:泉州網 2016-11-01 16:20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十八棚頭”保存經典劇目

      戲以劇傳,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梨園戲分為“上路”、“下南”、“小梨園”三大流派,有各自的專屬傳統劇目,俗稱為“十八棚頭”。相對于“小梨園”流派,還有大“梨園”或“老戲”,分別為“上路”流派和“下南”流派。

      “上路”流派是指宋元時期,福建省鄰近的江西、浙江兩省的南戲班社流入泉州,并長期定居下來,與本地的聲腔音樂相融合,形成了梨園戲的一個流派。宋代地方最高行政區稱為“路”,泉州人習慣把鄰近的、偏北方向的江西、浙江兩省地區稱之為“上路”,這一流派遂被稱為“上路”。上路流派大多搬演“忠孝節義”題材,風格古樸蒼勁,保存了許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古劇目,歷史價值非常珍貴。如《王十朋》與《孫榮》是宋元南戲四大名劇中的“荊”、“殺”,是梨園戲中的珍貴遺存。

      相對于“上路”的概念,泉州本地人自稱為“下南”,由泉州民間音樂歌舞發展起來的梨園戲流派,便稱之為“下南”。下南流派大多搬演民間故事,風格粗獷,散發著濃烈的草根氣息。有《鄭元和》、《梁灝》、《百里奚》等傳統劇目。

      舊時的梨園戲班多采用露天戲棚的表演形式,各自的看家劇目俗稱“棚頭”。梨園戲三大流派各有自己專有的“十八棚頭”,但是都供奉“相公爺”為戲神,都自稱源于唐玄宗時的宮廷表演機構——梨園,舊時戲班演出時都掛“梨園班”燈籠。故而新中國成立后,三派合一,統稱為“梨園戲”。上個世紀末,我市將《李亞仙》等優秀梨園戲組織到東南亞交流演出,令許多旅居他鄉的鄉親們和當地民眾十分著迷,這一劇目成為凝聚海外鄉親們的文化紐帶。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習近平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 惠安國壽壽險和縣計生協會聯合開展“母親 “泉州產”魚排首次出口海外 2025廈門工業博覽會啟幕 廈門口岸今年查驗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萬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第 漳州三條公路獲評2025年度全國美麗公路 漳州老年人身份證可替代優待證使用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