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風土人情 > 閩南民俗 > 正文

    閩南泉州節俗禮儀之生育禮俗篇

      生產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生產本身又分為兩種,即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兩者缺一不可,成為人類社會得以不斷向前發展的兩個車輪。在生活資料生產過程中所形成并得到發展和演變的物質民俗,我們已在前面介紹過了。至于人類自身的生產,是我們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得以延續下去的保證,因此向來為人們所重視,它不僅突出地體現在生育儀禮以及婚姻儀禮、生殖崇拜等方面,甚至連人死后所舉行的喪葬儀禮,也貫穿著人類自身生產的意識,因為按照宗教迷信的觀念,人死后還可以“輪回輪世”。

      一、誕生

      誕生儀禮中的主角包括母親和嬰兒。就母親而言,與誕生儀禮有關的習俗自婚嫁之日即已開始,當新娘坐上花轎離開娘家時,轎前要有一人是著烘爐火炭,上覆貼有紅紙雙喜字樣的瓦片兩丸以寓日后子孫繁衍之意。未懷孕前,則有生殖崇拜及歲時節日中的求子習俗,如泉俗元宵節,娘家要為新婚女兒送上紅、白成對的蓮花燈和“仙女送子”的皇都市燈,寄以“早生貴子”的祝民新婦懷孕,俗稱“病子”或“有身”,期間凡事需小心在意,有諸多禁忌。孕婦要注意營養,多從雞鴨魚肉、豬肝豬腎等補養身體,促使胎兒健壯。娘家于孕婦臨產前,通常要送雞蛋、線面、雞等物品到男家,俗稱“催生”,祈望外孫降生順遂,頃注著外家深厚的戚族情誼。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嬰兒出生后,要派人向產婦娘家“報生”,娘家要再次送來雞蛋、線面、雞等禮品,以示慶賀,并讓產婦補養身體 。但是新生嬰兒由于性別的不同,當他們一來到世間,歡迎他們的卻是兩種并不相同的眼光。當古代中國進入宗法社會后,人們就特別重視傳宗接代。祖籍福建漳州的著名文化人林語堂先生,在其成名作《中國人》中談及“婦女的從屬地位”時,曾引用了《詩。小雅。斯干》中的兩句:“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故后人稱生男生女為“弄璋弄瓦”。璋即圭璋,是一種寶玉,為春秋時功臣朝見王侯時所執,使男嬰弄璋,是希望他長大后做官。瓦是古代婦女紡織時用的紡錘,讓女嬰弄瓦,有從小就培養她勤于紡織的寓意??鬃痈谴笏列麚P“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使得積淀在誕生儀禮中的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偏見越來越重了。故泉俗舊時生男,要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有的甚至鳴火銃,以示向祖先報喜。在家門口或庭院則摔“土結”(一種建筑用的泥土坯塊),意在祈求日后幼兒好養育,長大有膽略。生女則缺乏如此熱烈氣氛,而且所送禮品也有別,親友一般僅送雞蛋,不送線面,以免有連續不斷生女之嫌。有的地方在清代甚至還有溺女嬰之陋習,極不人道。如今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尤其是實行計劃生育后,人們的傳統觀念大為改變,生女的也放鞭炮、送線面在嬰兒出生的一個月內,三旦后,還有七旦、十四旦等,各旦均要敬祀“床母”、“七娘媽”等婦幼保護神,并宴請親戚、鄰居。同時還要在各旦中選一個時間,備上米、雞、酒、油、肉、菜等物,送到嬰兒外婆家“報酒”,供獻外祖?!肮珛尅?,外婆要回贈外孫嬰兒衣服、帽、裙子以及活鴨一只。這一個月也是產婦的調養期,俗稱“做月里”,要在房內臥床靜養,多吃富有營養的食品以恢復體力,并保證嬰兒奶水充足。是月產婦房間,外人一般都不能進入。

      二、滿月

      這是嬰兒出生后一個月時所行的儀禮,惠安是于滿月前擇吉進行,稱“請送庚”。屆時產婦外家要送嬰孩衣服、被仔、背中(襁褓)等,另有銀項圈、天官牌、八卦圖、腳環、手鐲等避邪金銀飾品,意在鎖住小孩,不讓受災受難,永保長命。德化習俗,還要送大米約0.5公斤,陶器1個,內裝帶骨的豬肉一塊,以祝愿嬰兒根基壯固。是日祀神宴客,宴畢,請一位高齡剃發匠給嬰兒剃胎發,稱“剃滿月頭”。其時要旁置一盆洗頭的溫水,水中有銀市或銅錢,其枚數各地不一,惠安要16枚(16文),安溪則要與一年中的月數對應,若逢閏月要置13枚,銅錢一面鑄有漢字“某某通寶”的謂之“字”,反之為“萬”。在惠安,有的地方還在盆邊放幾株蔥,一面鏡,蔥主聰,鏡主明,合謂聰明,其旨意一目了然。剃發畢,洗頭水潑棄,認真察看錢幣翻多少“字”,如果翻八個銅幣有字,就說嬰兒“好八字”。內地縣的習俗,要再由一個嬸姆,用背中把嬰孩背上,遮著一把裂縫的雨傘,繞自家的房屋走一圈,并邊用手中一根裂尾的竹梢杖兒,不停地敲著地板,邊喊:“覓葉呼!”(“覓葉”為老鷹,德化稱“葉婆”)認為經過這個儀式,嬰孩以后膽量就大,可臨事不恐。為了進一步增長嬰孩的膽量,以使日后不畏風險,還要于嬰孩睡時,在其胸前壓上一個輕巧的小秤錘,叫做“壓膽”??磥砣萑恕案移床艜A”的大無畏精神,早在嬰孩時即己有意識地加以培養,盡管方法并非科學,但主觀動機卻是十分明確的。為了讓嬰孩見世面,增見識,有的家長還把剛剃過“滿月頭”的嬰孩,抱出家門,到村中或街上一游。這天在贈送親友鄰居的:“龜餜粽”中,有一種叫“滿月圓”的米餜,其狀有如奶頭,上面點紅,是母乳飽滿、嬰孩健康的象征。滿月這一天,嬰孩就可以離開母親的身邊,開始睡搖籃,在母親那優美的《搖籃歌》中漸入夢鄉:“捂捂搖,捂捂困,嬰仔乖乖困,一瞑大一寸。搖啊搖,嬰仔搖,狗仔乖幺幺,一瞑大一尺?!迸f時,嬰孩滿月時,泉州還有認貧困多子女的親朋鄰里,甚至是乞丐(需品行端正并有家屬者)為干爹娘的習俗,希望分享他們的福根,使嬰孩順利成長。這大概是人們認為嬰孩有如花草,嬌貴者難養?!俺糍v”者易活。一般干爹娘要于滿月時送給干兒子木飯碗、木匙(可能是瓷質易摔碎)、長命鎖以及衣、帽等生活用品。如干爹娘是乞丐,所送禮物則主要是一個草編的微型“加志”?!凹又尽笔瞧蜇ば胸さ臉酥?,是用來裝納碗筷、錢物的草袋,給嬰孩掛上,就可以像干爹娘那樣“賤命少病”,耐拖磨,順順大。有的嬰孩是于第一個“七夕”,“七娘媽”為“契母”。滿月過后三個月,即嬰兒出生四個月,又要做“四月日”。其儀俗與滿月大同小異。晉江等地做“四月日”時要第二次剃發,但這一次連眉毛也要剃光,說是剃掉眉毛才不會“遮眼光”,長大后也就不會貪心。有的地方,還要取紅頭繩或紅絨線在嬰兒的四肢腕部,各系一圈,說是可使其長大后不偷不盜。用意可嘉!大概是嬰兒來到世間四個月,各方面都大有長進,消化能力也大大提高,故這一次又得多增加一個“開葷”的儀式,就是拿一丁點熟蝦肉或肉和蛋,在嬰孩的嘴唇上拭擦一下,表示開始食用葷菜,有的還要用香菇再擦一下,意為香嘴。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節前安全檢查 向新而行,打造數字福建“升級版”?—— 石獅市職工文化惠民活動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評審結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