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風土人情 > 閩南民俗 > 正文

    泉州節俗禮儀之行旅民俗篇

      三、華僑行旅

      泉州華僑慷慨解囊,修路造橋,改善故鄉的交通條件,在社會上傳為佳話,有口皆碑。而泉州華僑出洋謀生和歸里會親的一些行旅民俗,外地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泉州早期華僑,在鴉片戰爭以后,多為貧苦勞動人民,他們是出于無奈,才到海外謀生的,正如晉江流傳的一首《番客歌》所唱的:“唱出番客(即華僑)只有歌,流落番邦‘元投活’(即無可奈何),離爸離母離‘某’(即妻)子,為著家窮才出外。親像孤鳥插人群,做牛做馬受拖磨。阮厝某子‘一大拖’(即一大群),勤勤‘趁’(即賺錢),不甘‘開半瓜’(即花半分錢)?!?/P>

      華僑出洋前,須先到公媽廳焚香拜祖辭行,以示尊宗法祖,并祈求祖宗神靈庇佑安全渡洋,在僑居地興旺發達,俗稱“拜公媽”。然后向親友告別。親友得知后,要贈以家鄉土特產或中成藥為其送行,俗稱“送順風”,祝愿他在旅途及到僑居地后都能“一帆風順”。如設宴送行,就稱辦“送順風桌”。家人在為出洋親人準備行裝時,須有一小包泥土和一小瓶井水,寓有飲水思源,不忘故土之意,臨行時,家人還須煮四個甜雞蛋,放在家中的水缸蓋上,讓出洋親人吃下,以預祝來日甜蜜圓滿。要特意在水缸邊食用,也是包含“飲水思源”之意。安海等地的習俗是吃豆腐,據說這樣就能適應海外的水土,而豆腐的“腐”在閩南方言中也與“富”諧音,這是祝愿親人到海外后能發財致富。如果是出洋投靠親友的,還要帶上一包竹心和鉛錢片,在閩南方言中,“竹心”與“得心”,“鉛”與“緣”諧音,可見其用意在于希望出洋親人與所投靠的親友有緣分,能得到真心真意的栽培和提攜。當出洋者辭別家人,走出大門后,還要“三回頭”,看望故居,表示自己出洋后,不會忘記家園親人,爭取早日歸里與家人團圓。抵達僑居地后,要及時向家里和親友寄信或寄錢,俗稱寄“相探批”(即探候信),以告知家人及親友平安抵達,或答謝“送順風”之情。

      華僑返歸故里,親友們都聞訊趕來看望,并送雞、蛋、面線、美酒、豬腳等禮品,甚至設宴為其接風洗塵,俗稱“脫草鞋”。這大概與早期歸里華僑因家鄉交通不便,且要表示自己不忘本,故多腳著草鞋走進家門有關。后來,隨著時代的演進和交通的發展,歸里華僑都西裝革履,以車代步,直抵家門,但“脫草鞋”之稱已相沿成習。華僑則要對為其“脫草鞋”的親友們逐一回贈從海外帶回的禮品,其中以送針線為尚禮,寓有“穿針引線”,牽來帶去,情誼綿長之意。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湖頭米粉2023-09-07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興業銀行漳州分行積極推動合規管理與“三 興業銀行漳州分行:揮“綠色金融”之筆 興業銀行漳州分行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 國壽壽險漳州分公司:金融賦能“以書換蔬 中國航天員乘組完成在軌交接 神十九航天 全國工信系統表彰291個集體和463名個人 福建漳州:知識產權宣傳周上精彩展示跨界 童心繪未來 妙筆探星河——漳州龍文區首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