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宴
生命終結不說再見
人生走到最末,離開人世,還是和宴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就是喪事宴。值得一提的是,閩南民俗文化里認為只要去世者生前已經四代同堂,則視為“喜喪”,認為去世者由于行善積德的造化,已經圓滿結束這一生,應當當做開心的宴席來舉辦。喪事宴一般不請亦不道別,在喪事宴上說“再見”似乎不是那么一件可喜的事,主人也不會像有好事臨門一樣出門迎送賓客,對于前來參加宴席的賓客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喪宴應該不請自到,婚宴則要三請才到。
閩南沿海一帶講究“九拖十”,所以宴席多為九道菜加一道甜湯,最后一道甜湯有溫馨寓意,它是對于還在世之人的美好祝福,認為先人已走,失去親人之痛不可免,但是還在世的人們生活會繼續甜美下去。由于喪事都是突然而至,不像周歲宴、婚宴等那樣可以提前準備全面,加上經濟的限制,所以喪事宴的菜品更是充分體現了當地取材的特點,比如蘿卜飯,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也因此喪事宴上的菜品和禮儀都較為隨意。因為主人家痛失親人,處于十分悲慟的狀態,這時候親戚鄰里們也都會極力幫忙,做喪事宴的廚師,一般都是不拿報酬的,屬于義務幫忙,這也體現了閩南人民之間民風的淳樸真摯。
?。?記者賴小玲實習生陳藝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