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餡粿
麥餡粿 小麥做皮豌豆做餡
“以前,麥餡粿只有清明期間才能吃到,三十年前,一個麥餡粿才賣5分錢,如今一個賣3元。”閩菜大師程振芳介紹,清明時節恰逢小麥、甘蔗收割完成,這為制作“麥餡粿”提供了天然的原料。相傳,舊時勞動人民因生活拮據,只能將麥粉與蔗糖混合揉團蒸煮,以此作為祭品,久而久之,成了泉州清明節的一樣傳統食物。
麥餡粿的制作并不復雜,首先將小麥粉加入適量的白糖(或紅糖)和水,倒入鍋中燒沸,并用木棍反復攪拌,至均勻成團,放置待涼。將豌豆去除雜質后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制軟爛后,接著用手揉擦豆去殼濾水,取出細膩的豆沙后加上白糖入鍋翻炒,制成豌豆餡。將皮包入一份豆餡,再用栗子葉或竹葉繞一團包緊,蒸1小時即可食用。
日前,記者在中心市區龍宮菜市場附近一糕點攤上看到,售賣的麥餡粿有咸甜兩種口味,咸的外皮呈綠色,甜的外皮呈褐色,每個賣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