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歷史文化 > 正文

    中秋歌謠勾起懷舊情愫 童謠記錄歷史體現地方文化

    來源:泉州晚報 2013-09-22 09:25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中秋月圓一面鏡,照甲四界光映映。街頭巷尾博月餅,厝內嚷甲大細聲。孫仔細漢博一秀,阿姐博無讓大兄。博著對堂安媽贏,阿公博著狀元餅?!边@首閩南童謠《中秋博餅》,泉州很多幼兒園孩子都會唱。

      古時候,無論是文人雅客、還是平民百姓都對中秋節非常向往,因為這是個月圓人團圓的美好節日,中秋賞月食月餅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網友 這些兒時歌謠 勾起懷舊情愫

      在閩南,中秋佳節,不僅要賞月,分月餅,親朋好友們還要聚在一起博餅。小孩們還會咿咿呀呀地,唱著剛學會的閩南童謠。

      昨日,新浪微博網友@國館,發微博“那些年,我們哼過的中秋歌謠?!币鹁W友們的共鳴。

      細心的網友@閩商策劃一眼就發現,@國館發出的數首中秋歌謠中,第一首“拜月娘,拜月好頭毛,好嘴齒;大是兄,細是地,月娘仔,你不可給阮割耳……”就來自閩南。

      “那些年,我們哼過的中秋歌謠,這些童謠耳熟能詳,勾起我們的懷舊之心?!苯洊|南早報官方微博轉發后,早報的粉絲們紛紛轉載,并將自己兒時傳唱的中秋童謠發出來與讀者共享。

      專家 童謠記錄歷史 體現地方文化

      “中秋閩南童謠,既是體現了地方文化的獨具特色,也反映出歷史社會的變遷與發展?!比輰W研究所所長林少川稱,閩南人自古以來就有崇拜月亮的風俗,認為“月娘媽”是孫子的保護神,因此通過中秋這個傳統佳節,編歌成謠,寄托對月亮的崇敬之心。

      一首首童謠,隨著時代發展,記錄了泉州的歷史變遷,描繪了閩南地方風俗人情和社會形態,顯示了閩南人的審美意識和人文精神。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既是泉州文化的一筆寶貴財富,而且隨著泉州人的遷移,傳播到臺灣、東南亞等,“童謠雖短,但句句押韻,通過孩提時代的熏陶,對于維系海峽兩岸的向心力、凝聚力,意義特殊,作用特別!”

      附錄

      《月姐姐》

      月姐姐,多變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銀鉤樣,初八九,似龍牙。

      十一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

      中秋月,凈無暇,圓如鏡子照我家。

      打麥場邊屋檐下,照著地上小娃娃。

      娃娃牽手同玩耍,轉個圈兒眼昏花。

      一不留神摔地下,連聲喊痛叫媽媽。

      云里月姐說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西街小西埕2020-07-01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習近平就伊朗發生嚴重爆炸事件向伊朗總統 趙樂際同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列席代表座談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安全 王滬寧主持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會議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