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歷史文化 > 正文

    閩南泉州:一座頗有禪意的城市

    來源:中國國家旅游 2013-07-09 08:31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小吃: 灑落在街頭巷尾的精致

      家鄉的小吃,總是游子心底最美好的回憶之一,里面有童年的氣息、媽媽的味道。泉州的小吃有這方面的特點,但又不止于此。

      讓泉州游子魂牽夢繞的燒肉粽、面線糊、元宵圓等眾多名小吃,大多至今仍是獨門小店,各自經營,漫步街頭的時候,便會不期然地與之相遇。這些本土美食家對選料、工序有著近乎固執的堅持,他們對傳統工藝的堅守,讓我們在一品美味的同時,得以感受到原始的精致與用心。

      泉州名小吃很多, 但都分散在不同的街巷里,結果經常逛街走累的時候, 會發現附近剛好就有一家不錯的小店。和走近這座城市一樣, 別太貪心, 也別著急, 慢慢閑逛著,味道就一一品出來了。

      南音: 不曾死去的傳統

      飯后泡一壺鐵觀音,聽一段南音,是泉州人過去最尋常不過的休閑方式。與高甲戲、梨園戲、提線木偶等曲藝形式不同,南音是泉州人掛在嘴邊的“流行歌曲”。往往三五個人往院中巷口或榕樹底下一站,便能彈唱起來。在熱鬧的寺廟、宗祠旁邊,時常能看到民間自發組建的南音社團。

      南音,又稱南曲,雖然名字里帶個“南”字,且如今多流行于閩南、臺灣省一帶,其實卻是正兒八經的中原音樂,傳說是唐明皇所創。據史料記載,泉州多系中原移民的后裔,移民活動以唐初、晚唐、唐末三個時期最為頻繁,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并且反客為主,成為此間的主流,南音便是其一。

      學者考證,“五音弦管為我國最通行之古樂”,如今僅見于南音。南音表演者是橫著抱琵琶的,與五代后唐名畫《韓熙載夜宴圖》里的情形如出一轍,這是宋朝以前音樂的一大特點,此后琵琶便改成豎抱了。

      中國民間向來有自成一體的傳統,與官方的“大傳統”相比,它更加通俗易懂、富有活力,甚至屢禁不止,流傳不息。有了這種流傳于民間、長存于人心的“ 小傳統”,我們方有底氣說中國的文化不曾死去。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節前安全檢查 向新而行,打造數字福建“升級版”?—— 石獅市職工文化惠民活動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評審結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