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歷史文化 > 正文

    船形陶灶:揭示泉州古代飲食風貌(組圖)

    來源:泉州晚報 2017-09-11 08:58 http://www.vistrails.com/

    近幾十年來,泉州唐代墓葬陸續出土一些陶灶,這些陶灶以船形呈現,故又被稱為“船形陶灶”;船形灶的流行,與區域生產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了解舟船文化在祭祀儀式中的意義有利于深入探究文化傳統。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藏的唐代船形灶

      林瀚正在仔細研究船形陶灶

      陶灶是古墓中常見的模型明器之一,各地出土的陶灶數量眾多,形制多樣,有馬蹄形、長方形、曲尺形等。但在泉州出土的唐墓中,卻多見船形陶灶。古人為什么要將這種船形陶灶放入墓中呢,它蘊含著什么樣的特殊意義?今天就請隨記者,一起去見識下泉州出土的船形陶灶。

      唐船形單孔陶灶

      福州倉山唐代灰陶船形灶(資料圖)

    慰藉逝者的陪葬品

      《漢書·五行志》稱:“灶者,生養之本。”東漢劉熙所撰的《釋名》則曰:“灶,造也,創造食物也。”在古代,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有灶的地方,就有炊煙,有了炊煙,便能發散出昂揚的生機。所以,有的時候,灶也是一種生命力的象征。

      漢代的時候,人們相信人死靈魂永存,還會在另一個世界像活人一樣繼續生活,因而注重把死人當作生人看待,正所謂“事死如生,事亡如存”。這種觀念也推動了厚葬文化的盛行。為了使死者能過上舒適、安穩的生活,墓室的形制和結構盡量模仿現實中的房屋,隨葬品盡量將生人所用的工具、物品納入墓中,甚至將房屋、田地和家禽、牲畜之類也制成模型和偶像,以供隨葬。而在生活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灶也不例外,依照它們外觀制成的陶灶模型,同樣被放入了墓室,成為慰藉亡魂的又一陪葬品。

      “陶灶的使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北辛和半坡文化中就已出現,然而以之作為墓葬中明器(即隨葬器物,又稱冥器)的情況,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實物是出土于關中地區戰國秦地墓葬中。降至兩漢時期,陶灶逐漸成為墓葬中常見的明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員林瀚告訴記者,近幾十年來,泉州唐代墓葬出土了一些陶灶,這些陶灶以船形模式出現,故又被稱為“船形陶灶”。

      河市梧宅唐代紅沙陶質船形灶(資料圖)

      頗具生活情趣的唐朝船形陶灶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