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歷史文化 > 正文

    【中秋文化】讓中秋回歸更純更濃的味道

    來源:新華網 2016-09-26 19:42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又是花好月圓時。今年的中秋節與國慶節牽手,家國同慶的韻味格外濃厚。從京城的花壇到江南的彩燈,從內蒙古的西部放歌到合肥的剪紙表演,社區里、街道邊,人們的快樂溢于言表。點燈、賞景、祭月,為自己的小家和祖國的大家祈福。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它的起源與古人祭月、拜月有著直接的關系,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以及賞月拜月等習俗都為這個節日增添不少美麗的韻味。

      和諧、團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亙古不變的主題,代表著炎黃子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寓意美好的傳統節日,也不時困擾著現代人。中秋節變成“月餅節”的批評聲不時縈繞耳畔,“送禮節”的外號更是充滿諷刺和無奈。這讓我們思考,除了法定假日和節日食品,我們還能記得多少關于中秋節日的習俗?傳統節日怎么才能少點商業影子多些文化氣息?怎樣才可以煥發出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歷史積淀?

      如何讓中秋回歸更純更濃的味道,讓傳統節日回歸本義,考驗著國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智慧。

      可喜的是,不少人正在通過自己的方式體驗節日。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許多居民手工做起了混糖月餅。一位老人說,早些年,每年中秋節前街道旁邊都會砌一個兩三米長加工月餅的烤爐,人們從家里準備好白面、胡麻油、糖等材料,端著盆、排著隊去“打月餅”,師傅們經常要一直烤到晚上八九點鐘才能結束,小孩子們都眼巴巴地等在烤爐前。他說:“雖然現在吃不了幾口月餅,但制做的過程勾起很多美好的回憶。”

      皓月當空,闔家團圓,品餅賞月,其樂融融。親朋好友,登樓賞月,品酒吟詩,抒發情懷,這都是古老的中秋習俗。除體驗傳統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通過網絡視頻等個性化方式尋覓新感覺。今年中秋節,《回家》、《我的中秋節》等多部感人至深的微電影走紅,這些影片不僅表達出濃濃的親情,引發觀眾共鳴,也推廣了傳統節日文化。

      無論時代怎么變遷,不要讓美麗的習俗走遠、被遺忘。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需要我們每個人身體力行去推動,也需要社會和相關部門搭起平臺,創造更多可以讓群眾體驗和參與的條件。(記者張麗娜)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習近平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 惠安國壽壽險和縣計生協會聯合開展“母親 “泉州產”魚排首次出口海外 2025廈門工業博覽會啟幕 廈門口岸今年查驗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萬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第 漳州三條公路獲評2025年度全國美麗公路 漳州老年人身份證可替代優待證使用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