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滿一百天,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29日公布民調,與“5·20”剛上任相較,蔡英文聲望狂跌近18個百分點,而且沒有止跌跡象。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王尚智29日在《中國時報》以“看清小英的政治素顏”為題撰文稱,就職百日之后的蔡英文新當局,從此再也沒有資格說“新”字了,蔡當局的民調支持度跌落到只剩三、四成之間的政黨基本盤。這意味著“中間選民”大失所望,政績表現若非已經來到印象“惡劣”程度,數字不會劇烈至此。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王尚志指,民眾不是瞎子,而就算瞎子也聽得到,周遭現實經濟生活的嘆氣與困頓。原本早已低迷的景氣,兩岸封閉后的產業影響嚴峻正在快速蔓延擴大。但在此之前,臺灣的社會大眾確實看不見蔡英文一旦卸下各種選舉形象、言詞表情的包裝之后,究竟真正的“政治素顏”是什么模樣?坐在權力的大位之上,面對來自大眾的沉默與呼喊,她究竟是何種真實表情?
他表示,首先,當局各種政策彎來彎去讓人眼花繚亂至今,一旦卸下那些“滿頭包、發夾彎”的糾結,蔡英文的人事布局與施政能力毫無疑問就是完全“發型一團亂”!
從華航事件延燒的“勞資爭議”開始,臺灣內部產業從原本“景氣低迷”還更加上了“動蕩不安”的復雜情緒。習慣以選舉風格來“溫情討好”,一旦缺乏宏遠思考且一味采取“鋸箭、給錢”,都將使得“勞資”這個牽動現實最敏感的社會關系因子,從此轉變成四處拆卸不盡的炸彈。“僅僅少數人得利、多數人心中不平或不安”,這種不安,都將讓整個社會乍看順暢的發型里,仿佛爬滿不時騷動的頭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