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環境充滿變數,外貿企業如何破局突圍,尋求新增長點,實現逆勢增長?在石獅,企業打出了“小單快反、柔性生產”的硬核組合拳,并通過打造智能化生產線,滿足外貿市場新需求。
鵬泰智能化生產車間內的吊掛系統和AGV小車正在運行
3月17日,在泉州鵬泰服飾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內,運作不停的智能吊掛系統自動排產、動態派工,將不同款不同版但相同工藝的訂單聚合在一起,按照生產工序派單給工人制作。車間內的電腦屏幕上顯示著生產流程的各個點位運轉情況,哪道工序“堵”住了,系統就會自動標識出來,供現場管理人員調度。而在后整理一體化智能處理環節,吊掛系統上的一件件衣服會被重新排序并歸集,經過智能化操作,完成自動智能同步成品信息、自動隧道整燙、自動智能篩選、配對、包裝、配箱等一系列流程。
“在生產環節的時候訂單全部打亂去匹配精準派工,到了后整理階段,我們再把訂單歸集到一起,讓產品‘排好隊’去等待包裝。”泉州鵬泰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文宏介紹,當前,企業實現了從接單到訂單自動處理、APS+MES+吊掛生產、后整理一體化智能處理、智能化立體倉儲管理等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運作,以新質生產力加速釋放外貿新動能。
記者觀察發現,除了忙碌運轉的吊掛系統,車間內的“電子工人”也不少——AGV小車沿著專用通道來回運送物料;自動智能包裝生產線上,只需按下“啟動”按鈕,機器就開始自動疊衣、裝袋、黏合等一系列動作,十來秒時間就將一袋打包好的衣服“送”上傳送帶;智能庫寶機器人在接到指令后自動配箱,將一箱箱裝好的產品高效“入庫”;在15萬立方米的智能立庫旁,智能叉車將一車車AI驗好的布匹分揀入倉,實現自動儲存。趙文宏介紹,智能化生產線的應用,不僅減少了人員的奔波,還消除了上下料、儲存和搬運等中間流程,讓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通過AI大數據,實現精準派工,使得我們生產小單同樣具有生產大單的效率,甚至比生產大單效率還高。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讓生產效率提升了40%以上。”趙文宏介紹,目前企業訂單中有90%為海外訂單,產品主要銷往北美、澳洲等市場。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企業訂單源源不斷,生產排期已經排到7月份,預計今年外貿訂單還將實現20%的增長。
在石獅,越來越多像鵬泰服飾這樣的外貿企業持續追新、逐高、向綠,以新質生產力打造發展新優勢,加速釋放外貿新動能。近年來,石獅持續出臺實施外貿航線扶持發展政策,“一線一策”精準培育引進航線,加快開辟國際貿易“直進直出”通道。今年2月23日,泉州石獅直達東帝汶海運航線開通。目前,石獅累計開通“一帶一路”外貿航線21條,2024年全市共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80.79萬標箱,同比增長11.13%,在泉州港占比達89.6%。其中,外貿集裝箱完成11.44萬標箱,同比增長18.67%,再創歷史新高。
?。ㄓ浾?肖容濱 見習記者 邱國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