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獅市將持續深化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行動,以項目定載體,以需求定規模,優化整合現有資源,聚焦園區效益、效率、效能提升,注重園區項目招商入駐和投產達效納統,突出園區運營管理能力提升,協調推進園區建設、招商運營、業態導入,促進產業提級、園區提檔、發展提速,著力提升園區產業綜合承載力,推動優質產業加速集聚發展,形成具有石獅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力爭到2025年底,石獅市列入泉州市級“四個一批”園區項目的新增建成標準化廠房及配套用房30萬平方米以上,新增升規納統企業20家以上,新增產值20億元以上;本級“一區多園”范圍內新增建成標準化廠房及配套用房60萬平方米以上,新增升規納統企業60家以上,新增產值60億元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標,石獅市出臺《石獅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2025年專項行動方案》,將通過實施“五大工程”,加快推進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工作:
實施園區招商提速工程。繪制園區產業鏈清單,按照“一園一鏈”深入梳理園區主導產業鏈缺失和薄弱環節,繪制主導產業鏈全景圖和招商地圖,提出延鏈補鏈強鏈產業項目、招商對象清單。引培專業招商機構,采取政府抓招商與市場化招商相結合的方式,引培優勢園區招商運營主體,推行公司化招商、專業化招商等精準招商模式,招引上下游企業整鏈入園。優化招商服務,健全園區招商服務平臺,為項目落地投產提供全過程“保姆式”服務;建立健全園區招商項目臺賬,實行招商服務專員制,切實提高項目的落地率。
轉換招商策略,推動招商引資從比拼優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營商環境“高地”轉變,聚焦招引“項目+人才”團隊,培育入園科創型企業,著力招引一批龍頭企業和細分領域有發展潛力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機構、服務機構。
實施園區效益提增工程。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深化實施綠色數字技改專項行動,支持企業申報技改貼息補助、“兩新”政策等各級技改資金政策,鼓勵企業技術改造、增資擴產。加強企業梯度培育,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逐級建立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庫。引導企業升規納統,全方位扶持在園納統企業,健全入園企業升規納統培育庫,保障規上企業電力增容以及新增用氣指標需求。
實施園區要素提優工程。持續導入創新要素,推動工業設計、中試孵化、檢驗檢測等創新要素向園區集聚共享;支持鏈主企業、龍頭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在園區建設市場化運營的中試驗證、小批量試生產等中試平臺,加快入園項目“從研到產”。持續加強金融支持,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金、金融機構信貸資源,為園區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提供金融保障要素;引導園區基金、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遴選專精特新等白名單企業,以投代補,助力優質企業做大做強。深化園區產教融合,優化招工、引才政策,建立健全各類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鼓勵本地院校與工業園區共建生產實訓基地,開展定向、定崗和訂單式人才培養。探索“先租后讓”,支持國有企業建設的園區產業空間自持,采取租賃形式吸引符合產業定位的中小微企業入園發展。
實施園區配套提升工程。持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全面統籌規劃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確保企業入駐后不因用水、排污等問題影響正常生產經營。不斷健全園區配套設施,引導大院大所進園區、工業設計進園區、智慧管理進園區,加快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社區”轉變。推進園區節能降碳,支持創建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支持工業園區引進節能機構進行區域節能相關投資運營服務。
實施園區管理提效工程。提升園區運營水平,完善“政府管理+公司化運作”模式,充分激活園區內生動力。推動園區連片整合,以高新區為主體整合區位相鄰相近、相對集中連片的工業集聚區,因地制宜拓展管轄范圍,力爭將“一區多園”、泉州市級“四個一批”項目納入管轄范圍。強化園區監管,探索出臺園區運營管理指導意見,推動園區項目良性發展。建設智慧園區,加速推進園區智能化升級進程,推動園區內外企業信息交互、共享,加快供應鏈快速響應、鏈條協同,提高園區整體運行效率。(記者 許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