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僑心匯僑力 撬動鄉村振興的齒輪
記厝仔村華僑與鄉村振興的故事
日前,筆者來到厝仔村委會,一道美麗的建筑風景:5個六角亭子映入眼簾。它們造型簡單大氣,紅瓦白石,頗有閩南建筑風格。這是1995年厝仔村委會為紀念該村華僑在助力村莊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而建造的。本期,筆者走進厝仔村,了解該村華僑在海外艱苦打拼,事業有成后慷慨解囊支持家鄉建設的故事。
早在清代,厝仔村的許多村民就漂洋過海謀生,他們一旦事業有成,就不忘回饋家鄉,助力家鄉各方面的建設、發展。而厝仔村民委員會也始終主動積極與華僑保持緊密的聯系,有效地凝聚了華僑的力量。因此,每當村莊的建設發展需要華僑出力的時候,他們都會義不容辭、慷慨解囊,大大地推動厝仔村闊步向前發展。
位于厝仔村愛鄉樓公園的5個紀念華僑熱心家鄉建設的亭子
村委會用心 凝聚華僑力量
20世紀90年代初,厝仔村委會主動聯系旅菲旅港鄉親,并引導他們參與村莊建設。1992年6月23日,厝仔村首次迎來旅菲旅港厝錦同鄉會最大規模的訪問團。該訪問團是來參加旅港厝錦同鄉會在家鄉補辦成立大會及華錦小學校董會首屆理事會成立儀式的。“這次訪問活動,是我村通過努力,做了大量有益的統戰工作,并結合鄉里發展需要,邀請海外鄉賢回鄉共商發展大計,是一次對鄉里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活動。”厝仔村原副書記許明聰介紹道。這次訪問活動意義深遠,為厝仔村1994年拜訪旅菲旅港宗親打下良好基礎。
1994年,厝仔村開展了首次大規模的訪菲訪港聯誼活動。相關人員還帶去首任石獅市委書記兼市長劉成業的親筆題字“愛國愛鄉”,以感謝旅菲旅港鄉賢對家鄉作出的突出貢獻。據許明聰介紹,時任蚶江鎮黨委書記王煙、鎮長曾天從帶領村“兩委”主干及許經鍫、許書瑜等老前輩深入旅菲旅港厝錦同鄉會進行友好訪問,受到時任旅菲厝錦同鄉會永遠名譽理事長許經玉、會長許自坪,旅港厝錦同鄉會理事長許經錫、秘書長許經宗等宗親的熱情歡迎和接待。此次拜訪成效顯著,為厝仔村1994年—1995年重建厝錦新祠堂、建設厝仔體育中心、新建辦公樓及愛鄉樓公園三大項目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三大項目于1995年底完工,為厝仔村后來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而5個六角亭子,便是這個時候所建,紀念當年捐款達20萬元以上的華僑,分別是許志試、許經鍫、許志頂、許自坪、許志蓼。每一座亭子,都記錄這些華僑鄉賢艱苦奮斗及熱心家鄉公益事業的事跡,以弘揚他們艱苦奮斗、不忘桑梓的精神。
愛鄉樓,即村委會辦公樓
華僑們給力 助力鄉村振興
“厝仔古山千不許,塘頭龜湖奕許奕許。”這是1949年前,流傳在民間的一句順口溜,即“嫁女千萬不能嫁到厝仔村”,當年厝仔村的貧窮落后狀況可見一斑。如今的厝仔村已是“小雞變鳳凰”,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文明富裕的村莊。這與該村華僑不忘桑梓 、熱心家鄉建設發展有著緊密的關系。
1996年三大項目建設完成,正好迎來福建省委考察農村奔小康的調研工作,獲得了省級領導的肯定。之后,厝仔村“兩委”信心倍增,緊緊圍繞“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積極聯系對接旅菲旅港鄉賢回鄉投資建設、創辦工廠,走出一條“以工補農、以商促富”的發展新路。彼時,厝錦旅菲同鄉會僑領許經玉、理事長許自坪、秘書長許情育等鄉賢,厝錦旅港同鄉會理事長許經錫、秘書長許經宗,及許明棋、許明良、許景期、許經波等眾多旅港鄉賢根據家鄉發展實際需要,踴躍捐建一大批重點項目,為家鄉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經過多年的發展、調整和升級,厝仔村初步形成以建明集團、華景集團為兩大龍頭,天樂食品、鴻錦制衣、佳宏織造、新明食品等30多家規模企業為代表的企業布局,涵蓋紡織、鞋服、食品等產業門類,集體經濟全面發展態勢逐漸顯現。截至目前,厝仔村工農業年生產總值超10億元。
厝錦體育中心
早在改革開放初,厝仔村干部就積極招商引資,鼓勵村民興辦合資企業,1980年配合鎮黨委政府開發建設220畝的錦山工業區,并規劃建設商業大街、農貿市場,配套服務工業區及周邊工人、群眾。通過努力,1993年厝仔村成為福建省首批億元村。
厝仔村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不忘建設美麗鄉村、倡導文明風尚,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示范村、泉州市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
如今,厝仔村委會正著手建設厝仔村科普文化生態園、田野生態觀光園及鄉村振興展播館,用于開展鄉村農產品的直播帶貨,助推鄉村振興。
厝仔村鄉土文化生態園
自1979年至今的40多年里,厝仔村在海內外共舉辦和參與過十多場次各種慶典活動,無不圍繞著如何建設好村莊這一話題。村里每一次重點項目建設,都得到海內外鄉賢的大力支持。長期以來,華僑參與家鄉建設的善舉成為厝仔村的優良傳統。
?。ㄍ跣沔?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