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獅,三面臨海,海岸線長68.7公里,像一條項鏈鑲嵌在泉州的東南部,是濱海城市、著名僑鄉、民辦特區、服裝名城。
石獅因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文化歷史悠久,海洋資源豐富,大海孕育著獅城藍色產業和海洋文化,把石獅的故事都書寫在這條美麗海岸帶上。近年來,石獅深化對資源稟賦的重新審視和優勢再造,推動海洋產業與文旅經濟深度融合,打造獨具地方特質的文旅資源,推動“海洋+文旅”產業發展,讓更多的石獅“海洋故事”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用足“文旅稟賦”
打響“絲路文旅”品牌
彩虹拖傘、動感飛艇、水上飛人、歡樂大黃鴨、快樂獨角獸、香蕉船、摩托艇、快樂小黃鴨、快艇觀光……今年7月1日,位于永寧鎮的石獅十里黃金海岸紅塔灣旅游區正式開業,特別是紅塔灣蜈支洲島海洋運動基地項目正式落地運營,為廣大游客帶來了更具主題、更具趣味的新體驗,吸引了四方賓客前來沉浸式游玩。旅游區統計數據顯示,紅塔灣開業以來,日來訪游客量平均達5萬人次,水上運動中心日接待游客量超千人次。
“海絲三寶、十里黃金海岸、六百年古衛城、千畝濕地、萬畝城市公園”是石獅旅游推介的主題詞。
石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景優美宜人,擁有六勝塔、石湖碼頭、萬壽塔三處“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文化遺產點;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楊孫西文化館包容萬千傳世臻品;景勝別墅、楊家大院、華山古民居見證僑領鄉賢打拼天下;八卦街、永寧老街串聯城市古今脈絡;閩臺端午對渡習俗、盧厝獅陣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燈謎、南音、踩球舞等數十個非遺項目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蚶江海上潑水節、祥芝漁民文化節、永寧城隍文化節和永寧元宵民俗廟會四大節慶各具特色,成為常設性節慶活動;潤餅、松茸包、鮑魚飯、紅膏蟹、水煎包等石獅美食小吃名聞遐邇,蘿卜飯登上央視《舌尖上的中國》。
近年來,石獅充分挖掘文旅資源和產業優勢,做好“游在石獅”“吃在石獅”兩篇文章,打響海絲、濱海、美食三張名片,投入資金和人力,探索“文旅+”發展新模式,即以文旅為核心,將紡織服裝、美食、海絲、電商等新元素與文旅產業進行有效融合,開啟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篇章。如十里黃金海岸水上運動項目、在寧??Х让袼?、摩天城無動力樂園等一批文旅項目建成運營,八卦街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華山研學基地、觀音山、銘寶食品旅游觀光生產基地等項目加快推進。同時,規范提升紅塔灣、古浮灣、新華路夜市等一批美食街區,精心打造了海洋人文、海絲非遺、海貨展銷、海味盛宴、漁港風情等系列活動……而隨著“穿山、連城、接海”峽谷旅游路及紅塔灣旅游路、錦尚外線、錦江外線、永寧外線等濱海廊道的建成,觀音山城市會客廳、高正酒店、國際游艇匯、紅塔灣酒店、橘若濱海觀景綜合體驗館等一個個文旅項目落地,串“珠”成“鏈”,將有力推動石獅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獨特的航標世遺點,石獅深入挖掘千年海絲文化,守正創新活態傳承方式,打造“宋元中國看泉州 海絲航標看石獅”文旅IP,復原推出極具海絲內涵和泉州特色的“宋元海絲宴”,并于今年獲評“閩菜地標美食城市”稱號,躋身“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行列。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石獅文旅繪就的“優質濱海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海絲航標文化旅游目的地”美好藍圖,正徐徐展開!
做活“海洋文章”
打造海洋活力之城
“在進入集裝箱航運的傳統淡季(第四季度)后,我們泉州港石湖作業區緊抓反轉契機,11月份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2萬標箱,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萬標箱,超過生產旺季單月吞吐量。而且,今年來,外貿集裝箱吞吐量比增近三成。”在石湖港5#6#泊位,石湖港負責人介紹道。步入大港大船新時代,石獅港口經濟逆勢而上,正煥發出蓬勃活力。
石獅是一座三面環海的“半島型城市”,海域面積968平方公里,海洋一直是石獅最重要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是石獅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潛力所在。
挖掘港口優勢、更好經略海洋、壯大港口經濟。石獅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海洋工作,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做足“用海”文章,不斷推動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拓展海洋新興產業鏈,逐步形成集港口物流、遠洋捕撈、漁業通訊、生物醫藥、濱海旅游等多種業態的海洋經濟區,全市海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海洋經濟生產總值387.4億元,占GDP比重達33%,為建設海洋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港城聯動發展,擁有石湖、錦尚兩大良港作業區,開通“一帶一路”外貿航線18條,邁入300萬標箱大型港口行列,正致力打造千億級別國際貿易集散中心;近三年投入近50億元,先后建成泉州一重環灣快速路石獅連接線(一期)、共富路、錦蚶路、錦江外線、錦尚外線等港口集疏運通道,實現港口與主要工業區、開發區、科技園區順暢連接;圍繞打造智慧港口生態體系,積極布局港后物流園區,完善提升港后綜合服務配套,建成泉州首個保稅物流中心(B型)。
積極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祥芝國家中心漁港等一批漁港提升建設;建設平臺園區集聚成勢,以“海洋生物食品園+生物醫藥園”兩大特色園區為抓手,整合資源,組合要素,釋放乘法效應,帶動石獅海洋食品醫藥新興產業集聚成勢。堅持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土地,有序推進園區標準廠房建設,加快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石獅市海洋生物食品園,加快集中供熱方式、污水處理、鄰里中心、職工配套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引進水產加工、冷鏈物流、科技研發、電商服務等企事業單位,完善全產業鏈布局,搭建現代化海產品貿易平臺,帶動石獅遠洋捕撈、海產品加工貿易和冷鏈物流等領域全面發展。簽約落地中國海洋大學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支持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福建技師學院石獅校區等院校搭建涉海專業學科體系,每年培養輸送海洋經濟人才3000名,正全力爭創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聚焦海洋食品藥品新興產業重點方向,立項實施“海洋中藥材配方顆粒研究及其產業化”“福建特色海洋功能膠原肽營養食品大健康產業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專用海洋殼聚寡糖”等一批產業項目,加快突破海洋中藥藥方藥劑產品開發技術瓶頸,構建新型海洋膠原肽營養食品全過程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形成國內領先的海洋復合生物酶解制備海洋殼聚寡糖創新技術,以技術創新轉化為產業內生動力。
?。ㄈ嗣袢請罂蛻舳?鐘自煒 石獅日報 許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