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揭曉的16個“2022—2023年度全國文明漁港”中,祥芝國家中心漁港成為福建省的唯一上榜者。這一項國家級榮譽,是對漁港基礎設施、綜合管理服務、漁業安全生產等的綜合肯定,也是對祥芝鎮分管副鎮長蔡凱龍的最好肯定。在他的推動下,祥芝漁港改造三期工程加速推進,管理服務不斷提質增效,534艘捕撈漁船牢牢守住安全生產的底線。
作為全國五大中心漁港之一,祥芝國家中心漁港是祥芝鎮打造漁港風情特色小鎮、更好經略海洋、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為了將祥芝漁港從傳統的避風漁港打造成現代化水產品貿易集散港區,助力全市爭創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在此前完成擴建的基礎上,這兩年我們繼續推動漁港整治維護和提升改造,逐步實現一站式服務、一體化管理、智能化調度,讓港池靠泊更安全、漁民辦事更方便、作業交易更高效、管理服務更智能。”蔡凱龍介紹。
因為改造提升所涉事項繁雜,做好居間統籌協調工作尤為重要,這副擔子自然就落在蔡凱龍肩上。無論是組織多方研討、強化現場調度,確保漁船作業與港池炸礁清淤進度兩不誤,還是督促協調并舉、做好要素保障,推進舊港區路面堆場和相關設施修復、建設兩棟漁貨廊道、推進智慧漁港系統建設等,事無巨細都能看到蔡凱龍的身影。
讓漁民們特別有感的是,今年開漁后,兩棟漁貨廊道正式投用,為大家日常整理、交易和配送漁獲提供了一個好場所,既改變了原來漁獲隨意擺放的無序,也暢通了岸上物流的運輸。“目前,整個漁港包括陸上、海上都已實現分區作業,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和現場規范化管理水平。”蔡凱龍介紹,同步在建的智慧漁港管理系統投用后,還將實現對港、船、人、漁獲物的現代化、物業化管理,持續提升漁港的綜合服務能力、安全管控能力,“目前已完成85%的工程率,預計明年6月份可以完工。”
靠海建得好港、管得了船,上岸興得了農。因為同時分管全鎮“三農”和鄉村振興工作,蔡凱龍以開展村級組織擂臺大比拼活動、爭創“五好”鄉鎮為抓手,既重全域謀劃、陸海統籌,又深入各村具體指導,整鎮推進全域振興。“祥芝鎮北中南三個片區各村資源稟賦不一,如何放大各自優勢,拓寬村集體收入空間,值得好好探索。”蔡凱龍坦言。經梳理,北片濱海漁村定位“向海而興”,結合濱海界面提升、問海文旅項目,以漁旅融合帶動增收;中片鎮區村定位“盤活提效”,結合傳統村落創建,發揮人口密度和“學校經濟”優勢,盤活大堡、前山、古浮閑置土地資產,采取聯建、眾籌等方式撬動項目投建;南片工業園區毗鄰村定位“產村融合”,打造安置小區、職工配套等村集體、村民雙增收共富項目。
在蔡凱龍推動下,兩年來,祥漁村、古浮村、蓮坂村、湖西村4個項目先后獲評一類優質項目。全國農業產業強鎮、泉州市鄉村振興重點鎮、泉州市鄉村振興整鎮推進“五好”鄉鎮等重磅榮譽,也為祥芝鄉村振興寫下了時代新注腳。
?。ㄓ浾?康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