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對于石湖港碼頭來說,是一個全面提質增效的月份。
12月8日,泉州太平洋石湖港碼頭新購入的兩臺KALMAR正面吊順利到港并開始安裝與調試。新機為卡爾瑪DRT450型正面吊運起重機(簡稱正面吊),額載45噸,可以堆垛達5層高重箱。該機采用VOLVO的TAD1350VE新型發動機,采用電控噴油泵和噴油嘴、中冷器、ECU(車載電腦)、渦輪增壓器等節能環保技術,達到中國非道路移動機械用發動機排放Ⅲ階段標準;具備駕駛安全可靠、控制精準、易于操作、視野開拓等各方面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先進技術及易于日常維保的特點。該設備的添置,使得石湖港正面吊總計達到8臺,大幅提高了拆裝箱的作業效率。
12月11日下午,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與南昌鐵路局漳州車務段(轄泉州東站)雙方在石獅簽訂泉州地區海鐵聯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12日,目的地為江西省贛州市的22個集裝箱貨柜班列,在一陣陣掌聲中從泉州東站緩緩前行,標志著“泉州-贛州”集裝箱海鐵聯運正式通車,泉州實現集裝箱海鐵聯運業務“零”的突破。海鐵聯運是進出口貨物由鐵路運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運出,或是貨物由船舶運輸到達沿海海港之后由鐵路運出的一種快捷、遠距離運輸方式。海鐵聯運新模式以其快速和低廉等無法比擬的優勢滿足了港口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全國各大港口城市都在大力推行,確保港口貨物的“大進大出”,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泉州地區集裝箱海鐵聯運項目的正式落地,是泉州市委市政府、石獅市委市政府以港興市,加快建設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的重要成就,對充分發揮泉州地域優勢,搶占集裝箱運輸制高點,實現泉州港躋身大型港口行列,增強泉州市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推進“海絲泉州”建設等方面意義重大。
12月13日,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高壓船舶岸電項目投運儀式在石湖港區3號泊位舉行。此前,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與國網石獅市供電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由國網公司投資993萬元,在石湖港區3號和4號泊位分別建設1套容量為1.7兆伏安的高壓岸電系統。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岸電項目正式建成投產。推廣應用船舶岸電技術,是建設泉州“綠色循環低碳港口”和提高碼頭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這不僅是各港口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協調港口與城市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重大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該項目投運后將實現大量減排二氧化碳。
12月29日,安通控股載重39198噸級的“仁建石湖”輪在泉州石湖港首航天津,標志著航線成功升級,運輸能力增強、貨運效率提升、客戶成本降低,將實實在在促進東南與華北及周邊區域之間運輸與貿易的便利化,為整個航運市場帶來更為優質、高效的多式聯運物流服務。
《石獅市2017年1-11月經濟運行情況通報》顯示,2017年1-11月,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3243.2萬噸,增長6.8%;全市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51.7萬標箱,增長4.2%。其中:石湖港口貨物吞吐量2641.2萬噸,增長7.3%,石湖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25.6萬標箱,增長3.9%。
目前,石湖港5號、6號泊位施工建設正在進行沉箱預制場的陸域回填施工及碼頭基槽的開挖施工,按照工程計劃,石湖港5號、6號泊位一期工程將于2021年8月前竣工驗收,二期工程計劃2022年完成。屆時,石湖港區10萬噸級泊位長度將達到1600米,泊位總長達到2200米,泉州港石湖港區將邁入大型港口的行列。圖為一艘滿載集裝箱的船舶正駛離石湖港(記者 楊朝樓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