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15日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隨著論壇的召開,“一帶一路”框架下雙邊合作帶來的經濟發展機遇也讓沿線國家、地區充滿了期待。作為中國在東盟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越南對此也十分關注。
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重要的起點城市之一的泉州,也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 大力搶抓發展機遇。借助與東盟國家逐年增長的貿易往來優勢,籌劃了一年多的泉州港歷史上首條越南泰國航線將于近期正式開通?!跤浾邉①?通訊員楊銘
新開通的越南泰國航線將從泉州圍頭、石湖兩港區進出,圖為石湖港區。(劉倩 攝)
閩商盼望打通“黃金線”
泉州至越南、泰國航線即將開通的消息傳出,越南閩商商圈反響熱烈。5月8日,越南中國商會福建企業聯合會會長柯尊法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條消息,內容為泉越航線預計首航航程表。祖籍泉州晉江的柯尊法在越南創立了多家公司,常常往返于泉州和越南胡志明市兩地,是一位資深的“越南通”。
據柯尊法介紹,據不完全統計,越南現有閩籍華人華僑5萬多人,其中胡志明市有4萬多人,像柯尊法這樣常年往返于越南和泉州兩地的泉州人并不在少數。
2015年1月,越南中國商會福建企業聯合會成立后,在越閩商形成抱團之勢,以商會為橋梁,與家鄉的經貿合作對接更加頻繁。而在300多名會員中,泉州籍的就有100多人,主要從事再生資源、紡織、鞋服、五金工具進出口貿易等行業。特別是再生資源和紡織鞋服行業,幾乎都與泉州有貿易往來。每年,越南產的水果等也源源不斷地銷往泉州,而泉州的鞋服面料等又為越南的成衣成鞋廠提供了充足的補給。
然而作為鞋服半成品、成品貨源地的泉州,出口越南的貨物長期以來依賴廈門港。“泉州至越南、泰國的航線開通后,可以節省一段陸路運輸費用,以后可直接從泉州進出。”晉江太平洋港口發展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王士翰介紹。
泉越航線是繼馬尼拉航線開通后,泉州開啟通往東盟的又一要道。對在越閩商而言,這條航線可謂“黃金線”。“我十分看好這條航線,它不僅能推動泉州與越南在鞋服紡織、進出口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共贏,還能夠極大地推動泉越之間的人文、旅游、教育等方面交流與合作。”柯尊法說。
先期將投入兩艘9千噸級船舶運行
越南閩商帶頭人柯尊法認為,泉越航線的開通,將使泉州與越南的貿易往來駛入“快車道”,泉越兩地貿易便利化的趨勢不可逆。這樣的觀點不僅在越南閩商圈中被高度認可,也正在被一系列權威數據所證實。
在國家層面,中國是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越南也成為中國在東盟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中越貿易一直在越南的對外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中國已經連續13年成為越南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去年,越南超過馬來西亞成為中國在東盟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兩國貿易額達到982億美元。中越經貿合作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投資,中國對越南的投資長期在對越投資國中處于第9位和第10位。隨著兩國關系進一步穩定發展,去年,中國對越南投資增長較快,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越投資增長速度更快,在對越南投資的38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投資增額已經排名前三。
對泉州而言,越南不僅是泉州“海絲”朋友圈中第三大貿易伙伴,而且貿易熱情持續高漲。根據海關統計數據,今年前4個月,貿易額居我市前三位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分別為沙特阿拉伯、菲律賓和越南,其中,與越南貿易額達9.88億元,增長1.90%,增幅最大。
正是基于對泉越貿易升溫的信心,在市口岸辦的協調促成下,中遠海運泉州碼頭與本地民營龍頭企業安通物流正式攜手,決定共同開辟泉州港歷史上首條越南泰國航線。中遠海運泉州碼頭作為圍頭港區、石湖港區的業主單位,有兩大國家級開放口岸的資源。在這里開通跨國航線,可以滿足泉州乃至福建與東盟國家的大宗貨品貿易往來需求,同時促進臨港產業轉型升級。而安通物流則在幾年前就已開通了??谥猎侥虾骄€,擁有豐富的航運資源和操作經驗。同時,晉江陸地港也將積極參與貨代業務,支持該條航線的進出業務。
據悉,即將開通的泉越航線,先期將投入兩艘9000噸級船舶運行,10天一班,掛靠港為圍頭—石湖—汕頭—胡志明—曼谷—林查班。據預測,航線開通后,每年將為泉州增加外貿集裝箱8000標箱。
根據安通物流的計劃,下一步還將圍繞“一帶一路”路線,有步驟地開通菲律賓、印尼等航線,并依托其強大密集的內貿集裝箱運輸網絡,通過“內外貿同船運輸”的方式,吸攬國內其他港口往東南亞的雙向貨源。
泉企赴越投資熱情大增
一條跨國航線的開通,所折射的是經濟大勢的脈絡走向。事實上,早在這條航線開通之前,泉州企業已經邁出了赴越投資的步伐。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中國有很多富裕的產能可以向東南亞國家轉移,越南的確是個投資好去處。
在這方面,已經在越南商海打拼多年的柯尊法很有發言權。他告訴記者,在越南的泉企主要集中于鞋服紡織類,具有多方面的發展優勢:一是人工成本低,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經營壓力;二是越南鞋類出口市場達40個國家和地區,未來10年越南出口服裝紡織品和鞋將增長50%,空間巨大;三是2014年底,越南工貿部特別就鞋業發展制定出臺了《到2020年面向2025年越南制鞋業總體發展規劃》,將為紡織業和鞋業帶來更多政策紅利。
泉州企業有充足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裝備,也有很好的管理經驗,這些都是越南社會經濟發展所亟須的。越南有人口紅利優勢,市場潛力大,目前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
峰億紡織是泉企外遷東南亞的成功案例之一。2012年,峰億紡織走進柬埔寨投資辦廠。“泉州的紡織產業鏈在全世界幾乎都是最完整的,整條產業鏈轉移不可能,東南亞的生產基礎還很薄弱?,F在我在泉州的工廠還在織布,因為有些高級面料東南亞做不了;也有做服裝成品的,比如迪斯尼的代工要求很高,也留在泉州。我們把中低檔轉移出去,把利潤高的、要求高的留下來。”峰億紡織企業負責人在今年初的全市外貿工作座談會表示,泉州企業走出去不是全部出去,而是具戰略性地出去。
事實上,不少泉州紡織服裝企業都已經開始了產能轉移布局。據柯尊法介紹,目前泉州信泰公司、華昌公司、香江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等眾多公司已經在越南投資辦廠。泉州老牌紡織企業百宏也在今年的一次外貿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集團已經啟動了越南投資戰略,計劃投資2.2億美元。
作為紡織鞋服企業供應鏈服務平臺的一品嘉相關負責人透露,2016年在對泉州企業巡查時了解到,很多工廠在2017年都有到東南亞設廠的計劃,“不過泉州企業還是希望原材料能夠從泉州出口,以保證生產質量。”
“一帶一路”戰略創造更多商機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東盟交流合作的前沿陣地,泉州與越南的經貿往來更加頻繁并持續升溫,未來還將呈現更多貿易機會點。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前,中國駐越南大使洪小勇曾接受媒體采訪,談到中越兩國經貿往來發展態勢:越南現在正大力加強工業化,生產工業產品,但是成品的原配件本地并不生產,比如電話機的很多配件需要從中國進口。另外,越南國內有成衣生產,但是布匹和印染等相關產品也要從中國進口。
據峰億紡織透露,2016年,峰億位于柬埔寨的分公司產出4000多萬美元,直接帶動泉州公司出口原輔材料3000多萬美元,盤活了泉州的工廠。去年,企業整體增幅達到10%以上,利潤反饋到總部后,又在泉州總部投資了幾百萬元。“這就是這幾年來我對‘一帶一路’戰略最切身的體會。”峰億紡織負責人說。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帶一路”為泉州企業帶來的投資機會還不僅僅在于出海尋找制造基地,另一個重要方面則是借道打破貿易壁壘,“同樣的產品從中國出口到很多歐美國家需要收取12%的關稅,而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則是零關稅。”
柯尊法人為,“一帶一路”為中越經濟合作提供了許多新的商業機會,特別是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訪問中國、訪問福建,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后,到越南投資的中國企業勢必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重商善賈的泉州人一定會抓住機會,讓泉越航線成為越南與泉州經貿合作的橋梁。今后,一定會有更多的泉企總部通過此航線往越南工廠、基地輸送半成品或原材料,并通過越南的工廠、基地把生產出來的泉州產品銷售到東盟各國,銷售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