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將對38個薄弱村進行扶持,通過精準施策,扶持引導村級組織立足自身挖掘發展潛力,因地制宜創新發展路子,切實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初步建立起收入穩定的長效機制。從今年起,分期分批完成薄弱村的轉化任務,其中第一批扶持19個村,力爭到2020年,全市基本消除薄弱村。這是石獅市委、市政府日前出臺的《關于扶持薄弱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提出的。
根據《意見》,石獅將通過盤活存量資產、挖掘潛在資源、異地建購物業、創新聯合開發、發展服務經濟等五種途徑,對薄弱村進行扶持。盤活存量資產方面,將對村集體所有的閑置或低效使用的辦公用房、舊校舍、舊廠房、舊倉庫等非資源性資產,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經營或者發包、租賃、合資、合作等方式經營,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率,增加資產性收入;挖掘潛在資源方面,將做好原有村級集體留用地(回批地)招商引資,通過興辦鄉鎮(村辦)企業,以聯營、入股等形式合理開發利用原有集體留用地,實現土地效益的最大化。鼓勵村集體將原有留用地委托所在鎮、工業園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管理”的開發利用模式興辦鄉鎮企業;創新聯合開發方面,鼓勵集中若干個村的村級原有集體留用地和其他集體發展用地指標,在區位條件較好的區域依法聯合開發集體物業項目,明確產權或股份。有條件的可跨村組建公司制企業,集中資金、資源,采用統一建設、統一租賃、統一收益分配的模式,組團式經營物業項目。
《意見》提出,在政策扶持上,將通過加大財政扶持、加強用地保障、實行稅費優惠、強化金融支持、深化結對幫扶。 據悉,石獅市將設立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從2017年度開始,石獅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用于薄弱村集體經濟創收項目的補助、融資貼息等。建立薄弱村轉化獎懲機制,對通過各種途徑建立長效增收渠道完成薄弱村轉化任務的,以實際完成轉化村的數量,市財政給予所在鎮和每個村各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轉化村又轉為薄弱村的,將扣回對鎮的獎勵款。
同時,加強用地保障。優先安排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用地;完善村集體留用地政策,在征收村集體土地時,以留用地指標折算為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等形式予以補償,用于發展集體經濟。盤活利用集體閑置地,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對利用已取得用地手續的閑置地、邊角地、廢棄地等集體建設用地建設農貿市場、臨時停車場、鋼結構倉庫等物業項目的,參照沿海鎮小型公建項目配套設施審批管理規定,由各鎮政府審批,報市國土規劃和房產管理局、城市管理局、交通和城市建設局備案;對符合規劃和建設要求且產權來源合法的村集體建設用地,依法給予辦理集體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證,并允許其對地上建筑物、構筑物依法審批后進行改造。
石獅將對扶持薄弱村工作強化督查問責,把培育發展村集體經濟情況列入美麗鄉村建設、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范疇,并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作為鎮黨政主要領導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每年組織開展一次績效評估,對工作成效較大的有關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表揚;對責任落實不到位、成效不明顯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對到2020年轄區內仍有10%以上薄弱村未轉化的鎮黨政負責人實行效能問責;對連續兩年不能完成發展目標的村主干,黨組織不得提名其為下一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候選人。
?。ㄔS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