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上8點,永寧衛青年旅舍本年度最后一場活動——重走“絲綢之路”攝影分享會拉開序幕,四十多名游客與攝影愛好者慕名前來,香港攝影師陳建邦向大家展示了他三十多年來的攝影作品,并與大家分享了他在“絲綢之路”上的所見所聞。
“我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旅行和攝影,我非常喜歡‘絲綢之路’文化,旅行的足記遍布‘絲綢之路’沿線。”陳建邦說,1984年富士膠卷贊助他13個月背包旅行,他從新疆到西藏再進入尼泊爾,沿途美景令他深受震撼。“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不過我走的是陸上‘絲綢之路’。”陳建邦告訴記者,他不僅用鏡頭記錄下旅途中的風土人情,還特地手繪了一本畫冊。“看這本畫冊必須帶手套哦,因為是上世紀80年代制作的,非常容易受損。”陳建邦說,這本畫冊包含了多個“絲綢之路”上的國家與景點,他不僅將當地的人文風貌繪制在畫冊中,還將各國的地圖也按照比例畫了出來,原因是通過地圖能更直觀地認識這個國家以及尋找到各景點的位置。
“我走訪了全球70%的國家和地區,包括‘絲綢之路’全線和喜馬拉雅山脈,最后留在閩南工作。”陳建邦說,相比陸上“絲綢之路”,閩南的“海絲”文化亦獨具特色,亮點紛呈,就像永寧古衛城,這樣一座寧靜的濱海古鎮,在600多年前卻是守護整個泉州灣的衛城,連鄭和下西洋的地圖上都特地標明了“永寧衛”的位置,這正是“海絲”文化的一種體現。“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陳建邦表示,如果有機會,他希望再來永寧拍拍古厝與番仔樓,用鏡頭去尋找古衛城的印記。(記者 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