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一起發生在北京市中關村二小的校園事件,近日刷爆了朋友圈。有學生家長稱自己的孩子遭到同班同學的“霸凌”,抱怨學校方面處理不妥。另有“家長”在網上發文稱事出有因,家長不該只許自家孩子占便宜不吃虧,更不該借輿論施壓。
而校方10日的回應稱這只是“學生、家長之間的事件”,回應不但沒有平息事態,反而激起更大的輿論風波。在很多學生家長心目中,中關村二小是北京市海淀區的一所名校,名校該如何對處理“校園欺凌”事件引發各方的關注與思考。
事件追蹤:“過分的玩笑”還是“霸凌”?
近日,一位自稱是北京中關村二小的學生家長在網絡發帖稱,自己的孩子長期遭到同班同學的“霸凌”,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她聽完孩子的哭訴后,隨即給班主任打電話,要求處理,并表示事發后,孩子出現失眠、易怒、恐懼上學等癥狀。但溝通未果,家長稱“老師把這個事說成是‘過分的玩笑’,還讓我們大事化小,我們不能接受。”
此事在網上引發熱議后,中關村第二小學10日發表聲明:“近期,一起發生在我校三名中年級學生、家長之間的事件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從事發到現在,學校一直在積極努力協調,客觀、公正地處理幾方家長間的相關訴求和矛盾糾紛……此外,針對近期網絡上出現的關于我校以及相關事件的不實言論,我校將保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學生及學校聲譽,并追究相關主體責任的權利。”
另有其他“家長”發朋友圈說,此事件事出有原因,暗示雙方互有不當行為,文章稱當時只是孩子們之間的課間打鬧,并非誠心欺辱。還說,只許自家孩子占便宜的家長是有的。文章稱發帖的“被欺凌”學生家長“夸大事實、借題發揮”,更有人貼出“通過找關系進的學校”“母親是個編劇很會編故事”等內容。
短短兩天時間,此事不斷發酵,原帖被眾多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賬號連續轉發,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各種分析文章迭出。
從家長、學校的各種“聲音”來看,同學之間的“課間打鬧”確實是存在的。究竟這個學校同學之間的“打鬧”存在了多長時間,“打鬧”的程度是什么樣的,“打鬧”給同學造成多大傷害?中關村二小方面沒有正面回復。同時,網絡上更多的聲音評論說,中關村二小的發聲,過于官氣、與家長不能平等交流,甚至上升到冷漠的態度。